流脑为冬春季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上感期症状和一般感冒非常相似,此期很短暂,而且常被忽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明显,此期病情控制不好或未及时治疗,很快进展至败血症期,此期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瘀斑、瘀点,进入脑膜炎期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加剧,呕吐频敏,嗜睡,昏迷等症状特别是暴发型流脑的病儿发病更...[详细]
两侧大脑半球损害者,强表现为去皮质状态和睁眼昏迷;上脑干受损时出现去大脑强直;基底节受损进可出现震颤、舞蹈样作等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锥体束受损时出现偏瘫或双侧偏瘫患者病前无癫痫史常见的发作类型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复合性部分性发作或混合性发作本型患者起病后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详细]
若治疗过晚,手、足、口病由于病情进展快,很可能演变为危重情况,抢救非常棘手,病死率高,即使是抢救后能够存活下来,也要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而致终生残疾在流脑早期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而且不会发生后遗症的鉴于以上情况,所以当此病流行季节(冬末至夏初)遇到小儿发热、头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不可大意...[详细]
磺胺为什么能治疗流脑如何使用主要是妨碍细菌合成核酸,核酸的合成发生障碍也就影响了核蛋白的形成,因此细菌不能生长繁殖。现在人工合成的磺胺类药物品种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常用的有:磺胺噻唑、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都可用来治疗流脑。磺胺药口服吸收后,经血流均匀地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其中肾脏的浓度最高,磺...[详细]
由于此病是由蚊虫传播的,因此发病通常在蚊虫多的夏秋季节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怎样传染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大脑炎,顾名思义就是人的大脑因被病毒感染而发炎引起本病的病毒称乙脑病毒这种病毒是如何进入人体引起发病的呢?乙脑在人群中流行前,病毒首先感染家畜(猪、马、牛、羊、免等)及家禽(鸡、鸭、鹅等),在动物中...[详细]
起病前1~3周内,在流行地区有蚊虫叮咬史(一)流行病学资料乙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7~9三个月内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大多近期内无乙脑疫苗接种史(二)临床特点突然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且在2~3天内逐渐加重;早期常无明显体征,2~3天后常见脑膜刺激征,幼儿出现前囱膨隆;查体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详细]
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专家介绍说,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38℃,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以上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爆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详细]
在蚊子多的地方,睡觉应尽量用蚊帐,家庭和幼儿园要安装好纱门、纱窗乙脑的全称就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嗜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所以乙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集中于7、8、9三个月,这与夏秋季的气温、湿度适宜蚊虫滋生,又有利于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有关乙脑的易感人...[详细]
在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由于前囟未闭,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但有拒食、吐奶、发绀、精神萎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凝视、尖叫、惊厥、前囱隆起、体温不升或偶有发热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嗜睡及昏迷等常见症状,但在小儿不同年龄可表现有不全相同的临床症状...[详细]
怎样预防流脑?①在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如何治疗得了流脑的患儿?病人被诊断为流脑之后,不论病情轻重,均应住院治疗现在,由于有了特效药,只要正确治疗,大都能治愈,也不留后遗症但是关键在于大家对这个病的表现要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磺胺类药物就是过去说的消炎片,至今还是有效的抑制脑膜炎双球...[详细]
一、定义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二、病因了解引起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毒以及不同时期临床症状引起脑炎的病毒有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以下途径:1.病毒直接...[详细]
(7)菌苗的保护率一般只能3年,而且年龄越小的婴儿菌苗免疫的持久性越差(2)制剂(菌苗)在冻于前加入乳糖作稳定剂,每50微克多糖中加入2.5—5.0毫克,保存于2—8℃,2年内不失效,对热稳定在50℃时a及c群多糖菌苗均可保存3个月(6)多糖抗原为t细胞不依赖性抗原,在婴幼儿中仅产生免疫球蛋白m抗体...[详细]
蛋白稍增加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流行,发病多集中于7、8、9月,与流脑不同无皮疹脑脊液外观清,白细胞多在50~500×106/l,很少超过1000×106/l初期(2-5天)中性多核细胞占多数,以后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增加虚性脑膜炎:严重感染如伤寒、大叶性肺炎、其他细菌所致的败血症等有...[详细]
北京2004年3月12日 针对近期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流脑等传染病暴发流行,卫生部有关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要加强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另外,今年增加江西、广西、甘肃、陕西、河北、辽宁等省区开展流脑监测工作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工作,进一步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详细]
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及颅内高压病前l~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史、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史首发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意识障碍,轻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重者神志不清、谵妄、昏迷较大儿童早期多出现精神障碍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呕吐、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严重者引起脑疝,甚至呼吸、循...[详细]
(1)一般治疗和护理:乙脑患者起病急,病情短期内迅速加重,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护理。 ①病室隔离:患者应隔离于有防蚊设备的病室内,病室环境宜安静、阴凉、通风,设法降低室内气温至30℃...[详细]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0~20)×109/L 左右,个别可达40×109/L,这与大多数病毒感染不同。白细胞分类中可见中性粒细胞高达80%以上,并有核左移,2~5 天后淋巴细胞可占优势,部分患者血象始终正常。 ...[详细]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详细]
乙脑疫苗的作用(和原理)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疫苗分类和区别 乙脑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类。我国研制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免疫...[详细]
1、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2、乙脑是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流行期一般为每年的5~7月,潜伏期为4至21天,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3、发病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严重者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甚至出现脑疝因而呼吸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