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原创从运气学说谈春夏之际中医防病治病

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尹周安

(注: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园摄影者:尹周安)

门诊所见

最近的门诊,外感疾病中发热,咳嗽(急性扁桃体发炎,肺炎等)急剧增加,尤其是小孩,就连腮腺炎,下颌腺炎等不太常见的疾病也纷至沓来凑热闹!内伤杂病中一些肝病患者病情波动,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急剧升高,黄疸等),关节痹证复发加重,既往有慢性心衰、肾衰的患者更是饱受煎熬。。。

我看病基本从两个方面入手,如果体质偏于阳旺者,多从湿热论治,如果体质偏于阳虚者,多从寒湿论治,总而言之,不离开除“湿”这个中心环节。

学生都觉得奇怪了,不禁发问:老师,今天这已经是你的第八张三仁汤了,第四张甘露消毒丹了。。。

我笑着回答:天不助也,雨湿太重,当然化湿咯。。。

(注:湖南中医药大学校训摄影者:尹周安)

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算命”测“运程”的,更不是来自《易经》,而是来自中医四大经典的《黄帝内经》,是中医根据天干、地支来推算当年气候特点来预测疾病发生、疾病特点,指导防病治病的一门学说,集气象学说、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天文学、历法学等于一体的中医独有的一门学说(中医的学说很多,这是其中的一门),古人非常重视其在临床的运用,非常重视其防病治病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疫病的防治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原病篇》开篇就引用《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来讨论疾病发生的原因“叙气运,原温病之始也。”其论述伏暑曰“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运气学说在防病治病当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疾病观,诊治疾病的“天地人合参,病证症同治”(吴雄志老师言)治疗观。

以今年为例,年乃丙申年,根据运气学说的思想:相火司天,风木在泉,岁水太过,水齐土化,气温偏低,易发生暴雨水灾,初之气,温病乃起,易伤心肾,证多寒湿!

(注: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春季期间,多次寒潮大作,雨雪交加大家应该记忆犹新,清明之前,最近湖南地区还出现了冰雹,这都是天气变化剧烈,寒湿表现。毕竟湖南地区属于南方,雨水过后天气转晴则气温陡升,热蒸湿动,湿热交蒸则表现为湿热。生长于此环境的微生物,由于环境的变化更加容易滋生,繁殖,流行,容易引发传染病、流行病。

(图片来自网络)

而人居住于此环境中更是难以摆脱环境的影响:阳气甚则病湿温(发热,咳嗽,皮肤过敏,肝病复发黄疸等),阳气弱则病寒湿-关节痹痛,心肾疾病易加重(心衰,肾衰等),总而言之,夹湿则病难速除,缠绵反复,必须有方有守愈!天地人合参,病证症同治!

防治建议

(1)祛湿为中心

湿邪为患,病情缠绵,病程较长,家长们最近你孩子发烧、咳嗽是不是反反复复,就是难的速愈呢?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天不助你我也!看来最近的感冒,发烧,咳嗽大家都得有点耐心!

(注:图片来自本人课件PPT)

作为医生,我们也是谨守病机,勿伐天和,等待病情的转机,早段时间,儿子发烧,持续高热40度(估计是肺炎),午后热甚,我都是死守“祛湿”,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先后服用,4天后才热势下挫,舌苔久久不退,最后三仁汤连服了5天才舌苔退净方才病愈。说心理话,作为医生,看着自己的亲人生病,尤其是子女,更加焦急,忐忑不安,但是理性知识告诉我--这是一个湿热病,病情缠绵,反复是正常表现,只要不出现变证,就等待时机,自会病愈。

(注:图片为本人课件PPT)

(一笑堂主人注:小孩发热,一旦有肺炎表现,即便是住院,用抗生素抗感染,5-7天退烧的也是比比皆是,烧退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咳嗽,因此不管是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对于一个疾病都有一个过程,大家一定要有耐心!)

(注:图片为本人课件PPT截图)

(2)辨别湿热孰轻孰重

湿热重者,按照吴鞠通三焦辨证,常用方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麻黄连翘赤豆汤、新加香薷饮、吴鞠通五加减藿香正散等;如果寒湿重者,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藿香正气散、附子汤、真武汤、五苓散等,根据临床表现方证对应处方。

(注:图片为本人课件PPT截图)

(3)体质为基础

体质是禀赋于先天父母,而形成于后天,与长期的生活起居环境、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一旦形成,相对稳定。中医认为,体质它决定了是否发病、发病后是否容易康复、发病后病性、转归及预后。因此在湿为患的季节,如果阳气偏旺者,则容易湿从热化而形成湿热病;体质阳气不足,则湿从寒化而形成寒湿病。内外合邪,最易患病。

(注:图片来自网络)

(4)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仅仅是这个季节养生原则,而是所有养生的准则,只是在这个雨湿季节更显得重要。一友人湿热体质,余劝其禁酒,少食辛辣,其不以为然,以酒为桨,不料前几天突发胃脘疼痛,黑便(考虑胃溃疡并出血),与大柴胡汤主之方才缓解(少阳阳明湿热)。这个季节,为了除湿,湖南人、四川人、江西等喜欢吃辛辣、麻辣来辛辣芳香除湿,但是对于湿热体质而言,辛辣可以祛湿,但是也助热,所以不是最佳选择,最佳选择还是学学广州、江浙上海人清淡之品为妥,甘淡利湿,如冬瓜、薏米之属。

(注:图片来自网络)

(5)艾灸祛湿

古人对于湿邪流滞体表,出现的困倦,乏力,肢体酸痛等病证(尤其是寒湿证)选择艾灸督脉,脾经,三焦经等穴位非常合适,配合走火罐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对于湿热体质而言,艾灸就不太合适,更不宜汗蒸,不宜火罐,否则助热更加麻烦。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为中医之崛起而教书育人!

赞赏

人赞赏









































怎么治好白癜风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bjff/1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