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内容选自《颐养天年》一书,主编简介如下:
孙士江:省中医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医院院长,历史学硕士,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国中医院发展联盟专家团特聘专家,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辽宁中医杂志编委,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名誉理事长,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专家团成员
承担国家教育部、省社科规划、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等课题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著作2部
曹东义:年生,主任中医师,现任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中医学院硕士导师、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亚健康分会副秘书长、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主任委员、浊毒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常务委员,《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徒弟。
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等著作18部。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中医在你身边(三十):
气功健身好方法勿信邪念(上)
气功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它的历史虽然很悠久,但是以“气功”名目出现在现代社会,也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过程,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其发展脉络大致如下:
气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当时的称呼不叫“气功”。历史记载中的导引、按跷、行气、吐纳、辟谷等等,都与现在的气功有关。
最早流传下来的“行气玉佩铭”,记载了战国时期的情况,是用玉石雕刻的艺术品。原刻于十二面圆柱形玉佩上。现藏天津历史博物馆。
有人说,把这个玉器当作“玉佩”其实并不恰当,此器实为一个“杖首”。玉器的基质为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但未穿顶,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抛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
铭文说:“行气,深(吞)则蓄,蓄则神(伸),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萌),明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兀(机)舂(冲)在上,地兀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不同的版本的介绍材料,文字不尽相同,大体上出入不太多。那么,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呢?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释其文为:“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值得指出的是,古人把气体的吸入、呼出这种极为平常的生理现象,刻在一件玉器上,毕竟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而是为了说明一个不寻常锻炼方法。
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导引图》,墓主人把导引吐纳的形体动作,作为墓葬的重要随葬品,也是看重这种养生措施的一种表现。张良学在西汉王朝建立后,功成身退练习“辟谷”,也和重视导引、行气有关。因此,《行气玉佩铭》记载的内容,应该是最早的关于内气炼养的方法。
建国初期,在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成立典礼大会上,唐山市气功疗法小组与石家庄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小组、重庆市痔瘘医疗小组、以及治疗血吸虫病药物“腹水草”的贡献者,一起受到卫生部的表扬,并接受了卫生部颁发的奖状和奖金。可见气功治疗的功效一定非同小可。
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呢?“气功”这一名词是怎样来的呢?
李春才《医用静功学》一书说:“气功这个名称,是原抗战根据地冀南区卫生局局长黄月庭先生确定的。黄先生是真正的权威人士,因此,特邀请黄老谈谈气功命名的前前后后,以晓世间。”
年3月,冀南区召开的卫生行政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公开而正式地使用了“气功”这个名称。在这次会议上,干部疗养所所长赵景春作了《气功治疗慢性病的总结报告》;医院副院长李浚川做了《气功治疗的临床观察报告》。
这次会议是黄月庭先生主持的,冯英处长也出席了会议。黄月庭以卫生局局长的身份,向大会正式宣布了“气功”这个名称。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年,省保定干部疗养院增设了一个气功科,刘贵珍调任气功科主任。对于他的治疗方法,省卫生厅段慧轩副厅长命名为“气功疗法”。
功疗法被卫生部表扬之后,为推行这一疗法做了最好的宣传,使很多人接触到这样一种养生治病的方法。
医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张天戈先生,如今70多岁,他早年亲身参加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的很多工作,被人称为气功疗养院的“四大天王”之首。他见证了气功兴衰,也多次出国交流气功科学。
年开展的气功疗法,主要是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传统的有: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太极剑等。以传统的功法为主,太极拳等是配合静功的主要动功。由刘贵珍副院长主持业务工作,并主教气功疗法(刘贵珍同志在年由省任命副院长,以后提升院长)。他是内养功第六代传人,主讲内养功法。刘贵珍的老师内养功第五代传人,刘渡舟老先生也在这个院里作高级顾问。但是,张先生到北戴河一个多月也没有见过刘贵珍是什么样,据说是在北京为中央领导人教功治病。刘贵珍先生当时正患慢性肝炎,并在北京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过去因为患肺结核、胃溃疡、神经衰弱而用气功治好了他自己的病,以后又拜刘渡舟为师,故此,因病得艺,一生以气功为业了!
张天戈先生在《试论中国医疗健身“气功热”的社会文化背景与预测》一文里,对于气功在我国的兴衰,做了比较好的概括。他说:“中国医疗气功发展已经有五千年的历程。众所周知,医疗气功得到科学的发展,却是在建国后的五十年代。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多个春秋,在中国的大地上,没有哪一个治疗方法能像气功疗法那样,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但是,医疗气功的发展之路却又是曲折的、艰难的,灾难重重。”
明天讲座的题目是:中医在你身边(三十一):气功健身好方法勿信邪念(下)
本讲座由北京与时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白殿疯早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