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普降大暴雨,长江、内湖、河流水位猛长,部分农田、村庄受涝。相比于洪灾造成直接的伤痛让人铭刻于心,而灾后一些疾病的流行,特别是某些传染病,往往被人所忽视。洪水容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皮肤病。消化系统传染病甲肝甲肝是甲肝病毒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起病初期往往被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爆发或流行。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是甲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不过,甲肝是自限性疾病,只要及时隔离,完全能治愈。痢疾痢疾是一种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痢疾主要通过食物及水进行传播。一线抗菌药物根据当地的痢疾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状况选择。WHO推荐一线用药是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不过喹诺酮类药物有导致软骨破坏的副作用,儿童和孕妇应用存有争议。因此可首选三代头孢作用一线治疗药物。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喹诺酮类是伤寒治疗的首选药物,尤其是左氧氟沙星。霍乱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经水、食物、苍蝇以及日常接触传播,其中,水是主要传播途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黄色稀水样便。临床
治疗措施主要有隔离、补液、抗菌及其他对症治疗。临床常用药的抗菌药物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头孢克肟、头孢他啶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脑即流行性脑膜炎,是由流脑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飞沫直接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斑瘀点等。青霉素类药物是脑膜炎双球菌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三代头孢易通过血脑屏障,且毒性低。麻疹麻疹是由马中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后遗留色素沉着伴麸糠样脱屑为主要表现。通过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传播。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非常典型,一发病即出现高烧,并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正在人血管里,并吸血、产卵、排出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待症状缓解后进行病源治疗。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又多种不同类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结膜出血、腓肠肌压痛;中期可伴有肺弥漫性出血,明显的肝、肾、中枢系统损害;晚期多数病人恢复,少数病人可出现发热、眼葡萄膜炎等。青霉素是治疗最有效的药物。虫媒传染病乙脑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等。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通过疟蚊传播的急性寄生虫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出汗、头痛、贫血,并易引起脑、肝、肾、肺等多器官损害。临床以抗疟原虫治疗为基础,并辅以对症治疗。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也称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而后出现风团,也可见皮炎、湿疹等表现,及皮肤红肿、丘疹、糜烂、结痂等。治疗以抗过敏为主。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即由细菌感染皮肤引起,临床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水疱、囊肿、结痂等。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是其治疗的主要措施。真菌性皮肤病也称为皮癣,常见有花斑癣、手足癣、头癣、体股癣及甲癣等。临床可选择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的抗真菌药物。灾区群众要熟悉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是:注意饮水、食品、环境卫生,有病早治,无病早防。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消毒;一定要喝开水或烧开后的凉水。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分开。3、注意环境卫生洪水退去后,应清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应将家具清洗后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4、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等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老鼠密集的地方,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时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5、加强个人卫生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擦烂。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暂时不要下水,如必须下水要设法穿长筒靴。6、不接触疫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确需接触疫水时,应穿戴防护用品:胶靴、胶裤、胶手套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到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要早期治疗。7、洪涝灾害中常见疾病防治知识肠道传染病:是由于吃或喝了受到病人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得病,苍蝇、脏手也能传播。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不得病:①不喝没有消毒处理的水;②不吃腐败变质和被化肥、农药污染以及霉变的食物;③不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④防止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疟疾:疟疾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疟子”“打摆子”“发脾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要做到以下几点来预防:①驱蚊、灭蚊,防止蚊子叮咬;②提倡使用蚊帐或用药物灭蚊、驱蚊,也可用常用的各种熏蚊法驱蚊。乙型脑炎(乙脑):乙脑称大脑炎,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得病。主要症状有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抽风、脖子强硬或肢体瘫痪;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对乙脑患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主要要做好防蚊、灭蚊,要对1岁到6岁的儿童接种疫苗。流行性出血热:人接触了老鼠或老鼠排泄物(屎、粪、唾液)或接触鼠排泄污染的食品、物品而得病。预防方法是:①灭鼠、防鼠;②应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综合自全科医学论坛、健康教育图片来源于网络信息日报健康说长按识别
北京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bjff/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