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子落花已飞,心儿已碎,我的青春已枯萎。辰星已坠,佳人已睡,水化作冰的眼泪。人生苦累,虽无完美,牵过了的手无悔。.4.12午
鹧鸪天寄"绿色课堂"创始人刘萍老师
文/刘成宏
教苑仙贤凝眼眸,英姿飒爽写宏遒。
清风化雨幼苗壮,授业痴情梁柱稠。
三届赛,九州讴,课堂绿色竞风流。
岀征告捷雄心壮,灿亮奎星照七洲。
附:刘萍老师简介刘萍,女,现年45岁,任全国教师绿色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委会主任、中国社区心理援助协会教育心理专委会秘书长。
鸡公岩
文/赵月起
鸡公岩上神奇多,崩龙凹星降恶魔。
衡东南屏浮紫气,云连岳峰飘大河。
洣水渠绕灌栗木,德圳茶树金满箩。
山高潺泉流吴集。莫井深林自然和。
-----读衡东文艺鸡公岩而感发.
注:鸡公岩山下四镇.栗木.德圳.吴集.莫井。岳峰:衡山南岳.
.10.20.
七绝·残荷
王凯(宁静致远)
花飞片片舞金风,粉坠烟消梦幻中。
遗爱一生谁知晓?莲房楚楚报霜鸿。
盐湖水
文/利剑
风景唯独这边好,湖水荡浆石板桥。
若隐若现倩女腰,望住秀亭芳泪消。
深秋听雨
文/葛霞
潇潇秋雨韵情扬,滋竹淋梅尽雅章。
佳句得来心暗喜,添香红袖展笺忙。
注:淋梅,指淋梅的虬干苍枝,意在催梅花早日绽放。
静夜
作者一剪梅
甜柔的寂寞
美丽的孤独
是生命中的所有
纤纤月影
在湖面上闪烁
伴残荷萧瑟,时逢秋暮
垂柳轻翻着一宗宗心事
疲倦了夜风
忧伤了蟋蟀的低鸣
夜已深,人入静
《一场爱情》
文/雪峰清雅
期待
断桥里的故事
千百年的缘
醉了伞下三生的等
春天真美
绽放着迷人的色彩
晨曦吻醒了早梦
蓝天白云给了一望无际
流水清澈,岸柳挥迎
鱼儿在水里嬉戏欢腾
你想有个臂膀
走过四季
手牵手在黄昏里深吻互拥
娇艳的玫瑰
等我来
在温柔的月光里
共同舞起春的风景
如诗如画的你
缱绻在红尘深处
等爱
等你梦中的郎情
杂写
文/倪志峰
春的妩媚
夏的热烈
秋的寂寥
冬的苍凉
统统置于脑后
按一颗平淡的心
与世界慢慢变老
可总在某些时候
一些花香
一些残红
在我不注意的时候
穿越我的鼻孔
撞着我的视线
再次刺激我的神经
和脆弱的爱
我的余生
文/水泊梁山
萧萧秋风
悠悠琴声
随着飞舞的黄叶
飞向那遥远的天空
旋律声声
有时徘徊
有时凝静
谁还顾忌
那美妙的天籁之声
只留下归人听风
那寂静的夜空
我在其中
乌云没有浪费年华
鸟啼仍然那么好听
只是月色偏西
依然照耀着我的余生
.10.27
你我究竟有多远
无言
你我究竟有多远
仿佛你就在眼前
也仿佛你就在天涯
可能你我只隔了这
一一座青山
坐船顺水就可到达
或许只隔了
一缕桂花的清香
风一吹就看到了
你我相隔有多远
从那飘逸的茶香里
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不需任何华丽的言辞
透过这缕香味
看到了你眼底的那丝哀伤
任凭只是东风吹
是谁的温柔带走了
谁的那份离愁
我的杯子
巴渝骄子
我的杯子
不知道换了多少
我也从不计较
它去何处归宿
似乎与我毫不相干
我的杯子
简单而价廉
也不会时常带在身边
不为别的
只是觉得不方便
我的杯子
有千姿百态
五彩斑斓
我不去打扮
似乎都是过往云烟
我的杯子
在我的生活中
没有不离不弃
没有惊天动地
更不用说相互痴迷
我的杯子
或酒或茶或白开水
或多或少或平淡
惟爱杯中物
往却物外杯
我的杯子
我似乎对不住
我用过所有的杯子
不是我无情无义
只是我没注意
念想
马鹏山沒有丝毫准备的季节,脱缰的诱惑开花结果,在相遇相熟的地方,又把果核栽种,长成了长青树。渗透在盘根枝桠的女儿红,只让满枝繁华,摇曳着一尘不变的花,遗忘了结果的时间,凝滞在山高水阔的深处,既不生核,也不裹肉,保持着曾经的模样,静守星月疾驰,沐浴春风夏雨,怕添一丝,恰似丰臀肥乳压折技尖,想减一亳,又像瘦骨嶙峋不经风吹。
衣单
词:沧桑
薄薄的衣裳挡不住天寒
风里的身影那么孤单
突然间觉得好可怜
矗立在千年不化的冰巅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还要走多远
才能见到你
心中向往的楼兰
冷冷的心情经不起摧残
遥远的梦会不会出现
那一瞬间的冰冷
质问曾经许下的夙愿
我不敢想我不敢想
还要多少年
才能见到你
等到岁月苍老了容颜
.10.27
热炕头
文/牧羊人
那些年
冬天
乡村那个热炕头
暖烘烘的烫
白天
老人们在热炕上
喝着浓浓的茶水
唠嗑的
玩牛九
晚上睡在那热炕上
暧暖的
全家人其乐融融
如今
身处边疆西域
住駐高楼大厦
冬天的那个冷
取暖靠暖气
睡觉一张床
特别是冬天
我就想起乡村家中的热炕头
尤其是下雪天
暖暖想睡他个懒觉
缅怀沈逸我们心中永远的老院长
文/胡华军(闲妹)
12医院院长沈逸是年的兵,15岁时参加的革命,最早是在江南抗日东路司令员谭震林、副司令员何克希手下第五支队当卫生员。年皖南事变之后,沈院长被组织调到一支队七连当卫生员,年7月沈院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位老资格的共产党员了。
年沈院长在江都独立团就担任卫生队长了,在旅长刘飞、团长戴克林的指挥下参加过兴化、如皋、三朵的三场战斗,后来部队北上到山东整编为华东野战军,在团长彭寿声、政委何振生、政治处主任邱布手下的团任卫生队长,沈院长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入朝后在东线长津湖、下竭隅里一带参加第二次战役,沈院长带领的手术队围绕“快收、快治、快运”的工作方法,收治大量的炸伤、炮伤、枪伤及冻伤的伤员,在战斗中抢救了无数志愿军伤员的生命,沈院长在战火前线共做了大大小小上千次手术,在战火中锤炼成为外科的一把刀。 年沈院长被调任第十三医院分院长,驻地在浙江临海。第二年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医院在后方收治伤员的任务,沈院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业务干部。年沈院长被组织调任解放军杭州第医院任外科主任。年升任医院副院长,主管医疗业务工作长达8年之久。我见到沈院长是年我提干的第二年。 一、医院调来新院长 年年底的一个晚上全院开大会,我看到主席台陈政委旁边新来了一位首长,陈政委主持了这次全院大会:“同志们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上级从医院调来新院长沈逸同志,大家欢迎。”沈院长立即起身向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这才注意到沈院长身材不高,圆圆的脸,浓眉下一双慈祥的眼睛,新院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有请沈逸院长给我们讲话”陈政委话音一落,台下掌声雷动,我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欢迎沈院长的到来。 从这以后早上出操、吃饭、营区的路上我都能碰到沈院长。后来我陆陆续续从战友口中得知,沈院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员就要勇敢”。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他基本是边战斗边学习,在烽火岁月的战争中去增长医学知识和才干。 年5间,沈院长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他与20位学员,参加了高邮分区在淮南举办的医训队学习,当时的医训队队长张力、副队长朱平、指导员王怀,这个医训队总共培训了3个月时间,学习内容主要是内、外科、药物学、战地救护和部队常见的皮肤病等,那时候医学教材很少,唯一的一套《生理解剖》书,还是托当地商人用粮食去换药品时搞来的,教员像宝贝一样看待这本书,沈院长很珍惜战争年代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听教员上课,没有笔记本就用一些纸订个小本子来做笔记,下课后沈院长就向教员借《生理解剖》书用手抄下来,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学好了知识,才能挽救更多战友伤员的生命。年组织送沈院长到南京总院军医主任学习班学习一年,回来后年被组织任命为医院外科主任,后来一步步升任为院长。 沈院长是业务干部,很注重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他和前任最大区别就是强调业务学习,关心业务干部。他要求各个所一个星期专门安排一个下午时间学习业务,学习计划由各个所自己制订。沈院长经常和我们说:“你们真幸福,在和平时期,有这么多学习机会,我们那时候只能在战场上去学。”沈院长平易近人,愿意倾听下面的呼声,不论你是军医还是护士,只要你提出来的意见符合实际情况,他都会尽力帮助解决,后来全院的大会诊,让我对沈院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全院大会诊 年我下海岛回院后,我们科收治了二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海岛战士,第一例抢救无效死亡,第二例流行性出血热还在抢救,这二例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我都做过特别护理,第一例流行性出血热是高热不退送到我们院的,来的时候高烧39度,在门诊检查血常规的白细胞是一万,中性粒93%,肾功能正常。门诊军医收入内科并立即开通了输液治疗,经消炎输液高烧仍不退,下午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万并找到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蛋白一个加,军医怀疑他是流行性出血热,转送到我们科到小病房抢救。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传染的疾病,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里的病毒都可以进人体内导致感染,也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感染,是一个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护理这个病人我们全副“武装”,除了工作衣、裤、帽外,还加上隔离衣与手套。这个病员进来后病情发展的很快,不久就进入了休克期,病人胸前的出血点在一点点地扩大,当晚护士长派我上特别护理时病人就进入了少尿期,这天24小时尿量毫升都不到,尽管用上低右及白蛋白等支持疗法,根本就止不住身上不停地有出血点出现,血管就象一个损害的水管子,出血点不停地出现,我们与死神展开了拉锯战,经过三天与疾病的抗争,我们终于回天无术,眼睁睁看着这位刚过20岁的海岛战士走了,他的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与保贵的临床经验。 现在这个第二例病人也进入了少尿期,我们心急如焚,束手无措,不要等到我们还没回过神来,人又走了。病人怎样转危为安,进一步抢救方案迫在眉睫,沈院长在我们所办公室主持了全院会诊大会。这天我正当班做特别护理,只见战友急忙穿好隔离衣跑到小病房:“快!护士长让你洗手下班去所部开会。”当我急匆匆赶到我们所办公室,黑压压坐了满屋子人,各个所的所长与科班出身的军医都来了。我一进门护士长就向我招手让我坐在她的旁边。刚坐定就听到沈院长对我说:“小胡,听护士长说这二例流行性出血热特别护理你都参加了,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听到沈院长这么重视护士工作,我心里直打鼓,在座的所长、军医职位都比我高,业务水平都比我好,我只是一个小护士,我诚惶诚恐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沈院长,我朝沈院长看去,沈院长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朝我点点头。我鼓起勇气在会上说:“我护理的第一例出血热病人,到最后全身都有出血点,胸部、背后最明显,很有可能内脏早就在出血了,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能不能试试中药从鼻饲里打进去?还有就是流质问题,病人营养全在这汤汤水水里,希望每天保证有一碗豆浆,不要等到伙房做豆腐才有。我们护理班保证不让病人生褥疮。还有我提个建议,我前不久刚下过海岛,海岛战士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岛上的饮用水全靠雨水收集的蓄水池,没有任何消毒与保护措施,岛上没有自来水,而流行性出血热是老鼠感染,老鼠爬来爬去很难保证战士吃的饮用水不被感染,预防很重要,消灭传染源才是根本,否则还会有第三例、第四例出血热病人出现。”我说完后沈院长点了点头说:“小胡讲的加上中药治疗的事,刚才已有军医提出来了,这一次我们中西结合治疗看看有没有效果,岛上消灭传染源问题也很重要,我们向上级汇报,不能再有第三例病人出现。共产党员见困难就要上!就要勇敢。我们一定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全力抢救病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你们护理病人护士责任重大,担子不轻啊。”护士长当场表态:“全力以赴,努力完成任务。”很快我在这次全院会诊大会提出的问题,在沈院长的过问下一件件的在落实,这让我感到意外,沈院长对护士意见如此重视是我没有想到的。早先病房里就有种说法“军医的嘴,护士的腿。”院领导、所领导、军医下达的命令,我们护士只有执行的份,从来就没有人来听取我们护士的意见,而沈院长却做到了,这让我感觉到沈院长是一个注重基层业务人员的院长,显示出了沈院长的人格魅力非同一般。 在沈院长的关心与努力下,海岛部队装上了自来水,再也没有出现第三例出血热病人。在病房抢救的出血热病人服用中药的第二天,出血点一点点颜色在变淡,再没有新的出血点出现。在军医中西药结合支持疗法下,病人闯过了少尿期,进入了多尿期。病人一点点的在恢复。伙房根据病情需要为病员精心准备了流质,以增加病人的营养。经过十个不眠之夜的抢救,这例流行性出血热海岛战士终于成功脱离了危险,最后治愈出院了。在全院大会上,沈院长表扬了我们所,我们全所感到光荣,病人抢救成功就是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最高奖赏。 三、战前动员 年越南在胡志明去世后,企图一统三国建立由越南为首的老挝、柬埔寨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出兵柬埔寨并迅速占领了柬埔寨全境,与此同时越南在国内大规模的反华、排华,趋赶我华侨掠夺我华侨财产,并不断在我南缰边境制造事端打死打伤我军民,严重影响我边民的正常生活与孩子们的正常上课学习。我们与越南关系到了水火不相溶的地步,于是在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决定打击越南遏制他的嚣张气焰。 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我院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我院迅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战前动员会上,陈政委主持大会。陈政委在会上做了简要的战前动员;沈院长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同志们!战争就在眼前,我15岁时参加的革命,在革命部队摇篮里逐渐成长,战争同时也考验着我作战勇敢、听从指挥、积极救护。每当我看见战友负伤,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冲上去救他们。作为卫生员战场救护是要冒着生命的危险的,我不顾自己安危,哪里有伤员就往哪里去,在战场上,我见前面一片开阔地有战士受伤,就背着救护包要冲上去。战友为消灭敌人暴露自己目标,不幸都中了敌弹牺牲了。从他们身上我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革命军队里的共产党员是勇敢、不怕牺牲的典范,他们永远是我的好兄弟,是我心中永远怀念的共产党员!革命军队里的共产党员,首先要表现的是勇敢不怕牺牲,作为卫生员战场救护是冒着生命的,哪里有伤员就往哪里去。我们现在正面临就要上战场,我们要发扬‘党员就要勇敢’这种精神,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向党宣誓,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在关键时刻一定站在最前列,在紧急关头勇于牺牲自己。”“宁愿上前半步死,决不后退一步生!”在陈政委与沈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举起了庄严的右手。 在我们院备战期间,沈院长反复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多次在全院大会上多次强调要在各个所,上好战地救护教育课,每个人都要学会互救互治,包括止血包扎、使用绷带、搬运伤员,学习行军卫生知识,在沈院长多次开会安排下,我们搞了多次战争模式的训练和实弹射击。记得一次半夜三点全院紧急集合,陈政委和沈院长严肃地站在队伍前,一声号令长长的队伍跟着政委、院长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行军,我已累的气喘呼呼直喘大气,汗流浃背,身上的背包与药箱越背越重,看到沈院长走在队伍前面,年长我们这么多,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停下来休息。突然前面传来口令,我们传了下去,回到营区口令变了样,我们笑弯了腰,沈院长严肃批评了我们,在战场上可不是小事情,这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沈院长就像一个慈父教育我们,让我们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战场上绝不能是儿戏。 四、医院 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开战,2月18日沈院长奉命带领全院名医护人员,从宁波北站出发开赴广西南宁西乡塘。医院共建制三个医疗所,原定计划按伤病分类,各所有其收治职责范围,如骨伤科、感染休克、创伤手术等,医院建制科室的分工,但战时情况截然不同,从一线运输到达的伤员是成批的,往往来不及做到仔细去分检,伤员要以最快速度送到医护人员手中,做相应最有效的处理。沈院长根据自己战场经验,立即决定改变三个所的分工,集中人员、精力在一个所收容伤员满员后,再集中人员、精力在第二个所,再根据收容量展开第三个所,这样一站式、全方位的救治,使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快治疗、手术、安置和护理。让我最难忘的一次战地特别护理,我为被越军地雷炸伤的、左下肢截肢的战士做术后护理,伤员手术后送到病房,我突然发现伤员呼吸有点异常,立即测量呼吸每分钟只有16次,我心里一紧,赶紧测量血压,尽管半个小时前我刚刚给伤员量过血压,一测量发现收缩压只有70毫米汞柱,舒张压是48毫米汞柱,我飞快地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军医,军医们“轰”地一下跑到病房,很快所长、教导员、护士长来了,消息飞似的传到院领导这,陈政委与沈院长也来了,站满了整整一屋子人,每个人脸色都很严肃,连空气都散发着紧张的味道,我看到沈院长凝重的眼光,我读懂了沈院长眼里的内容,许司令员的死命令“保证伤员零死亡”像泰山一样压在我们心头,作为一院之长他担子不轻,见到重伤员他的忧虑远比我们一线人员多的多,医院的重伤员全部安然无恙,安全送到后方。这个伤员经过我们全力抢救,终于脱离危险,医院,听到我们的报告沈院长露出了笑容。 攻下凉山后我所送来二名气性坏疽,为了保全伤员肢体,我们采取了保守治疗,尽量避免截肢,这二名伤员护士长安排我做特别护理。沈院长很关心这二名伤员,因为他知道当年解放战争时当时因为条件有限,气性坏疽只能做紧急截肢手术来保全性命,破伤风针剂也没有只能用镇静剂。现在药品供应不成问题,只是条件简陋点,这些都能克服,当沈院长得知这二名伤员被我们治愈,成功避免了截肢,听到消息后沈院长比我们还激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为此我们所受到了沈院长的表扬。 年4月2日,前线指挥部告知我院,中央慰医院慰问伤员与医务人员,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记得那天沈院长带领我们到五?七院校大门口迎接中央慰问团,沈院长站在姬鹏飞左后方,拍着双手向我们缓缓走来,随后沈院长与陈政委陪同姬鹏飞一行到病房慰问伤员,随后到帐篷伙房看伤员与我们伙食情况,正好碰到西乡塘的老乡给我们驻地送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看到老乡们支援着我们,姬鹏飞团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医院向慰问团作了收容伤员工作情况汇报,姬鹏飞听后肯定了我们工作成绩,希望我们再接再励,打好最后一批伤员治愈仗。最后姬鹏飞为首的慰问团与我们全体人员合影留念,沈院长坐在姬鹏飞左边,留下了永恒的瞬间。 5月我们回到宁波驻地,在12医院的礼堂设了盛大欢迎宴会,南京军区首长亲临现场祝“欢迎归来”辞,沈院长与我们推杯换盏共同欢庆自卫反击战胜利归来。 沈院长在他的院长任上,不知疲倦的工作,门诊、病房、锅炉房、伙房、手术室、护士站、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留下的身影,沈院长工作简直沒有时间表!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他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院长,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院长,是我们12医院长者与领路人,如今往事仍然历历在目,老院长虽然离我们远去,他的“共产党员就是要勇敢”永远记在我们心中,我作为他曾经手下的兵,提笔疾书,缅怀我们心中永远的沈逸老院长,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欢迎诗友非常感谢您玩单板滑雪的妹子原来是这样的玩单板滑雪的妹子原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