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分内容为每日考点分享,再阅读之后可退回主界面回复“T”,则有与此内容相对应的真题可以做哦~~,若有任何建议请回复,谢谢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本节热门考点
1.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由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成纤维细胞构成。
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是原发综合征形成,即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X线片呈哑铃状阴影。
3.继发性肺结核病理类型。
①局灶型肺结核:病灶境界清楚,有纤维包裹,病变以增生为主;②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病变以渗出为主;③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镜下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④干酪性肺炎:镜下主要为大片干酪样坏死灶;⑤结核球: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⑥结核性胸膜炎:病变主要为浆液纤维素性炎。
4.伤寒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肠伤寒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常见,病理变化分为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和愈合期。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乙型脑炎为变质性炎。
一、结核病
(一)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1.病因
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
2.基本病理变化
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有结核结节,镜下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数量最多)、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发生干酪样坏死。
3.转化规律
结核病的发展和结局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矛盾关系。
(1)转向愈合:
吸收、消散、纤维化、钙化。
(2)转向恶化:
浸润进展、溶解播散。
(二)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
1.病理变化。
2.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形成肺内原发灶。
3.开始为渗出性,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
4.原发性肺结核结局:
淋巴道播散、血道播散、肺外器官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1.局灶型肺结核
多位于右肺尖处,常以增生为主,病灶中央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肺结核
临床上最常见,属于活动性肺结核。
病变特点是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可引起干酪性肺炎。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在浸润型肺结核急性空洞的基础上形成。病变特点是:①厚壁空洞形成,洞壁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组织。②肺内出现新旧不同的播散病灶。
4.干酪性肺炎
浸润型肺结核或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可致干酪性肺炎。病变肺肿大、实变,坏死组织液化排出,可形成多个急性空洞。
5.结核球
一般为单个,肺上叶多见。
(1)可由浸润型肺结核转为痊愈时,干酪样坏死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裹形成。
(2)也可因空洞引流的支气管阻塞,使空洞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而形成。
(3)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
6.结核性胸膜炎
病变以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为主时,称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如以增生病变为主,则为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
二、细菌性痢疾
(一)病因、病理变化
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可直接或间接(苍蝇为媒介)经口传染给健康人。
1.急性细菌性痢疾
主要发生于大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重。形成特征性的假膜(假膜性炎)。假膜脱落后形成表浅、大小不等的“地图状溃疡”。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卡他性肠炎或滤泡性肠炎,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3.慢性细菌性痢疾
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新老病变相互混杂。
(二)病理临床联系
1.毒血症
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
2.腹痛和腹泻
与炎症渗出和病变肠管蠕动增强有关。
3.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
与直肠壁受炎症刺激有关。
4.中毒性休克
严重的毒血症引起,多发生于2~7岁的小儿。
三、伤寒
(一)病因、肠道及肠道外病理变化
1.病因
寒杆菌引起的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症。
2.肠道病理变化
病变累及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
(1)髓样肿胀期:
集合淋巴小结病变最典型。镜下可见伤寒细胞,由伤寒细胞聚集成的结节称伤寒肉芽肿。
(2)坏死期:
淋巴组织中心和局部黏膜组织发生坏死。
(3)溃疡期:
溃疡长轴与肠纵轴平行呈椭圆形,孤立淋巴小结病变形成的溃疡为圆形。
(4)愈合期: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溃疡性缺损,边缘上皮再生。
3.肠道外病理变化
(1)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骨髓由于巨噬细胞的活跃而致相应组织器官肿大。镜检见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
(2)心肌纤维可有颗粒变形,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也可颗粒变性;皮肤出现红小丘疹;膈肌、腹直肌和股内肌发生凝固性坏死。
(二)病理临床联系
1.由于毒血症和败血症,病人出现持续高热。
2.中毒性心肌炎可引起相对缓脉;肠道病变引起的食欲缺乏、腹部不适、右下腹痛。
肠出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肠穿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病因、病理变化
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脑膜炎奈瑟菌。
1.肉眼观察
脑回、脑沟模糊不清;脑顶部及脑底部积脓;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脑室扩张。
2.镜下观察
蛛网膜、软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内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素;可出现化脓性炎症,称脑膜脑炎。
(二)病理临床联系
1.颅内压升高症状
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
2.脑膜刺激症状
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Kenig征)阳性。
3.脑脊液改变
压力升高,呈脓样,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蛋白含量增多,糖减少。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病因、病理变化
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病变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但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丘脑最严重;脊髓病变最轻。
1.肉眼观察
脑回变宽,脑沟变窄。脑灰质内见散在分布的粟粒大小的软化灶。
2.镜下观察
(1)变质性改变
①变性:
表现为神经细胞胞体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质内空泡形成,核偏位。
②坏死:
核浓缩、碎裂和溶解。软化灶形成,严重时,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③卫星现象:
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称之为卫星现象。
④噬神经细胞现象:
小胶质、中性粒细胞侵入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2)渗出性改变:
脑实质内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并有多量淋巴细胞呈袖套样浸润,称血管淋巴套。
(3)增生性改变:
小胶质细胞增生,可呈弥漫性或形成局灶性的胶质结节。
(二)病理临床联系
1.神经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2.脑神经核受损引起相应的脑神经麻痹症状。
3.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强以及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呕吐等。
4.严重时可致脑疝形成,常见的有小脑扁桃体疝和海马回疝。
六、血吸虫病
(一)病因、基本病理变化
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1.尾蚴引起的损害
尾蚴性皮炎。初期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期以单核细胞为主。
2.童虫引起的损害
童虫在体内移行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肺组织受损最明显。
3.成虫引起的病变
大量吞噬有黑褐色血吸虫色素的巨噬细胞出现。
4.虫卵引起的病变
是血吸虫病最主要的病变。主要在大肠壁和肝脏,表现为①急性虫卵结节:急性坏死、渗出性病灶。②慢性虫卵结节:肉芽肿性炎。
(二)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1.肝脏
(1)病理变化:
血吸虫性肝硬化,但无明显的假小叶形成是其特点。
(2)后果:
窦前性门脉高压,在临床上较早出现腹水、巨脾和食管下静脉曲张等体征。
2.肠道
(1)病理变化:
急性虫卵结节形成。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坏死,溃疡形成。
(2)后果: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严重者可致肠腔狭窄和梗阻。
七、艾滋病、性病
(一)艾滋病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1.病因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2.基本病理变化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HIV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的严重缺陷,肿瘤的易感性和机会感染率也因而增加。
3.病理临床联系
(1)临床分类:
①A类,包括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和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②B类,包括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的AIDS相关综合征、继发细菌及病毒感染和发生淋巴瘤等。③C类,患者已有严重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AIDS表现。
(2)病程阶段:
①早期或称急性期,感染HIV3~6周后可出现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②中期或称慢性期,机体的免疫功能与病毒之间处于相互抗衡的阶段,在某些病例此期可长达数年或不再进入末期。此期病毒复制持续处于低水平,临床可以无明显症状或出现明显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常伴发热、乏力、皮疹等。③后期或称危险期,机体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有持续发热、乏力、消瘦、腹泻,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血液化验可见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二)尖锐湿疣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
尖锐湿疣是由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3个月的潜伏期,肉眼见小而尖的突起,呈疣状颗粒;镜下:表皮角质层轻度增厚、乳头状瘤样增生、表皮钉突增粗延长,偶见核分裂。
(三)淋病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球菌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亲和力。
主要累计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病变特征为化脓性炎伴肉芽组织形成以及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男性的病变从前尿道开始,可逆行蔓延到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女性的病变累及外阴和阴道腺体、子宫颈内膜、输卵管及尿道。少部分病例可经血行播散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
看完后请记得答题……~~~~~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