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也是危害养猪业的重大疫病之一,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的元凶之一,并且在我国猪场中广泛存在。据年对云南省19个县所有育肥猪调查发现猪乙脑阳性率平均为40.11%(李学良,),而北京的猪乙脑阳性率更是高达%(自登云等,)。随着气候变暖,猪乙脑的流行将更加普遍;我国中南省份因年初大雪、低温天气,今年高温天气可能来得更早,因此应高度重视猪乙型脑炎的防制。现对猪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乙脑后症状为:病猪体温升高、沉郁、卧地、减食、口渴、结膜潮红、粪呈干球状、尿少色深、少数跛行、行走不稳,部分病猪出现视力障碍、乱冲乱撞;育肥猪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
公猪发生睾丸炎,多为一侧性,睾丸肿胀、疼痛、温度升高,数日后消退,少数病猪睾丸缩小、变硬,丧失种用能力。
母猪感染该病后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或延时分娩,胎儿多为死胎或木乃伊胎,流产胎儿水肿、脑膜充血、皮下水肿、淋巴结充血、肝脾有坏死灶;部分仔猪出生后几天痉挛死亡,少数仔猪生长发育良好,同窝仔猪大小、病变有明显差别。
2.诊断
乙脑的诊断依靠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来完成,由于乙脑临床症状与许多疾病相似,故不能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即使是疫区病例也是如此。实验室诊断包括病原检测和血清学诊断。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反向被动血凝试验,免疫细胞化学法和PCR诊断方法等。用于乙脑诊断的血清学方法包括乳胶凝集试验(LAT),补体结合试验(CF),血凝抑制试验(HI),中和试验(SN),斑点免疫渗滤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IHA)、放射免疫测定,免疫电镜技术等。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毒室的贾杏林等()建立的LAT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微量、快速、稳定、简易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基层使用及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3.综合防制
3.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尤其是管理好没有经过乙脑流行季节的幼龄动物和从非疫区引进的动物。这类动物大多为乙脑阴性,很易感染,一旦感染则很快产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尤其是猪,饲养期短,猪群更新快,因此应在乙脑流行前完成疫苗接种,并在流行期间尽量杜绝蚊虫叮咬。动物发病后立即隔离治疗,做好护理工作,可减少死亡,促进健康。但目前对乙脑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3.2阻断传播媒介乙脑属于昆虫媒介传染病,蚊虫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蚊虫感染乙脑病毒呈终身感染,不能产生抗体,病毒也不会被清除,蚊虫可携带病毒过冬,并且病毒可经虫卵传代,所以蚊虫是乙脑病毒的长期保存宿主,但病毒在蚊体内不能很好地发育和繁殖,只起储存、携带和传播的作用。因此,防蚊灭蚊是防制乙脑的重要措施。
最直接、有效的灭蚊方法是运用高效化学药物杀灭蚊虫;为了减少蚊虫的滋生,一定要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疏通沟渠、防止积水,同时对积水处和污水撒放药剂。为了防止雨水增多而冲淡杀虫剂的毒力,可在灭蚊的同时施放可药力缓释的颗粒药剂,药剂入水沉淀,不会随雨水流逝,该药剂药力释放期一般可达半个月,最长的则有一个月之久。
由于长期高浓度、高频次地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灭蚊,致使蚊子对某些农药如敌敌畏等产生了很高的抗性,因此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采取停用、轮用和混用等措施。
3.3免疫防制虽然消灭蚊虫是控制乙脑的有力措施,但要完全消除蚊虫的滋生是不可能的,破坏蚊这种节肢动物传播性疾病的感染循环,这常是有利于管理的好办法,但乙脑病毒可在多种蚊体内繁殖,并且感染形式随地方生态而变化,想控制这种昆虫很不实际。因此,唯有大规模地接种高质量的乙脑疫苗,才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乙脑发病率(NarashimhamMV,)。乙脑病毒的抗原性十分稳定,尚未发现在免疫原性方面明显不同的型或亚型,这为乙脑的特异性预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乙脑疫苗主要有三类: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鼠脑灭活疫苗系将接种乙脑病毒的小白鼠脑悬液澄清后,灭活而成。由于含有较多的鼠脑组织,该疫苗的副反应很大、易引起过敏反应。
为了提高乙脑疫苗免疫效果、减少副反应,世界各国学者一直致力于乙脑疫苗的研究改进。美国和日本先后获得了几个具有较好免疫效果的弱毒疫苗株。我国在弱毒疫苗的研究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培育出了一些减毒株,如2-8、5-3、SA14-14-2株等,其中俞永新等人()经多年的研究,筛选出具有广谱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减毒株SA14-14-2,该毒株对小鼠和幼恒河猴的脑内毒力为零,对猪无神经毒力。与灭活疫苗相比,用该毒株研制的活疫苗副反应更小,能激发更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血清中和抗体的阳转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TsaiTF,)。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室和武汉科前动物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的SA14-14-2减毒株,经猪体适应后,克隆筛选得到一株最适合猪用的乙脑活疫苗种毒。采用对乙脑病毒最敏感的原代地鼠肾细胞(PHK)为培养基质,经长期研究而获得一套目前猪乙脑活疫苗最先进、完备的生产工艺,进而研制出猪乙型脑炎活疫苗。大量临床应用表明该疫苗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注射动物后无不良反应;病毒含量是其它同类疫苗的10倍;能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有效控制乙脑引起的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公猪睾丸炎等,对乙脑病毒自然强毒的感染有坚强持久的抵抗力,免疫期至少10个月。
乙脑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和活病毒载体疫苗三种,尚处于研究阶段,目前还无商品化产品。
用乙型脑炎活疫苗应在当地蚊虫出现季节的前20-30天接种,一般是在3-4月份,免疫一次即可,如果间隔3-4周进行二免,效果更佳。热带地区必须每半年免疫一次。
安全性极高
免疫原性极好
保护率高达98%
产品特点
1、中牧股份乙脑疫苗采用更为科学的检验方法-蚀斑记数的效力检验方式,能准确计算病毒含量(每头份病毒含量≥.0PFU)。
2、中牧股份具有成熟的生产工艺,有效保证了同批次产品的均一性和不同批次产品的稳定性。
3、SA14-14-2株来源于人用毒株,生物学实验证明:该毒株对小鼠和幼恒河猴的脑内毒力为零。
4、对猪无神经毒力,对各年龄段猪只(包括怀孕期母猪)均安全。
5、毒株具有弱毒群体均一性,通过体内外传代其表型和基因型稳定。
6、具有广谱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能激发更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还具备一定的体液免疫功能。
7、对乙脑病毒自然强毒的感染有坚强持久的抵抗力,血清中和抗体的阳转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免疫期至少十个月。
8、本疫苗具有极高的保护率,可达98%以上。
用法与用量
肌肉注射。
仔猪、母猪和公猪,均注射一头份。
推荐免疫程序:种用公、母猪于配种前(6~7月龄)或每年蚊虫出现前20~30日肌注1头份,热带地区每半年接种1次
注意事项
1、疫苗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应防止高温、消毒剂和阳光照射。使用本疫苗前应仔细检查包装,如发现破损、标签不清、过期或失真空等现象时禁止使用。
2、被注射猪必须健康,如体质瘦弱、有病、食欲不振者均不应注射。
3、免疫所用器具均应事先消毒,用过的空疫苗瓶及器具应及时消毒处理。每注射一头猪必须更换一次消毒过的针头。使用时对猪只消毒要用酒精或新洁尔灭,忌用碘酊。
4、本疫苗必须用专用稀释液稀释,应随用随稀释,并保证在稀释后2小时内用完。
5、其它注意事项见兽用生物制品一般注意事项。
*详细使用方法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部分内容、数据及图片转自于互联网及相关文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本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