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接触了患病的孩子,应立即口服磺胺嘧啶或复方新诺明,并服用利福平加以控制流脑是典型症状是突然高烧、头痛、呕吐、皮下有瘀血点,并有劲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婴儿发病时常没有上述的典型症状,诊断时应注意:流脑的发病始于冬末,3-5月份为高峰期,在此季节婴儿出现发热、嗜睡、拒乳、易受惊吓、前囟饱满、皮下瘀点时...[详细]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节常见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早期在日本发现,国际上亦称为“日本脑炎”,它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痉、脑膜刺激征为特征。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②极期:病程第4~10天,头痛加剧,自好睡、昏睡至昏迷...[详细]
如果孩子容易发怒,发烧尤其有痉挛时,可能就时最早的征候脑炎的可能症状有,发烧,严重头痛,伸脖子会痛,怕光,食欲不振还可能有呕吐现象昏睡,没精打采不要以为脑部的炎症就是要表现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其实脑炎得表现在初期是很普通的,可能会和一般的感冒相混淆脑炎是一种重病,尤其对婴儿,可能致命“病毒性脑炎”...[详细]
①免疫荧光技术: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乙脑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率高,可达97%,有快速敏感的特点下一页③abc-elisa:检测乙脑特异性igm 抗体敏感,阳性率高,可达到75.3%,用于早期诊断(3)补体结合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抗体出现时间较晚,病后2~3 周才开始出现,5~6 周达高峰,故...[详细]
发病年龄大多数在15岁以下,其中以1岁以下的婴儿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潜伏期为2-10天,病情发展分为3期上呼吸道感染期:病原菌侵入鼻咽部,患儿有咽痛、流涕、鼻塞等感冒表现败血症期:多数突发恶寒、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疼痛、表情淡漠,约有70%的患儿皮肤与粘膜上出现瘀点多数继续发展,出现脑...[详细]
反应:注射后一般反应轻微,少数人有短暂低热,多发生于接种后6—8小时,局部红晕及压痛感,一般在接种24小时后逐渐自行消失。流脑疫苗分为a群、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疫苗一般在孩子出生后8月龄初免两针,间隔3个月,1.5—2岁、4周岁各加强一针。目前各地大多已将a群疫苗列入儿童计划免疫内容,家...[详细]
(1)一般治疗和护理:乙脑患者起病急,病情短期内迅速加重,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护理。①病室隔离:患者应隔离于有防蚊设备的病室内,病室环境宜安静、阴凉、通风,设法降低室内气温至30℃以下。室内应准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如氧气、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呼吸器等。②饮食与营养:注意给患者足够的营养及水量...[详细]
一旦发现流脑病人要立即隔离治疗脑膜炎双球菌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毒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杀灭冬春季节应勤换衣被,经常开窗通风,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玩耍,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带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此外,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注射吸...[详细]
精神方面的后遗症有痴呆、精神异常、性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等(二)后遗症 常见于重型和暴发型患者,约有5%~20%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者有失语,其次有肢体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挛缩畸形、吞咽困难、舞蹈样运动和癫痫发作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多汗和中枢性发热等(一)并发症 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因患者神...[详细]
一般在人类乙脑流行前2~4周,先在家禽中流行,病人在潜伏期末及发病初有短暂的病毒血症,因病毒量少、持续时间短,故其流行病学意义不大(一)传染源 为家畜家禽,主要是猪(仔猪经过一个流行季节几乎100%的受到感染),其次为马、牛、羊、狗、鸡、鸭等其中以未过夏天的幼猪最为重要动物受染后可有3~5天的病毒血...[详细]
(二)人群免疫(一)灭蚊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后2~3周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能维持4~6个月疫苗注射的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在流行前1个月开始,首次皮下注射,(6~12个月每次0.25ml,1~6岁每次0.5ml,7~15岁每次1ml,...[详细]
记者了解到,开展大规模城市清洁活动是根据全市“做健康文明北京人”活动的总体部署,为了给广大市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切断病媒生物传播途径、预防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虫媒介生物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市爱卫会、市市政管委联合开展的 从7月27日起至8月1日,北京...[详细]
乙脑是经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的,流行于夏秋之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来说,10岁以下的儿童最易感染乙脑但近年来发现,免疫力低下的幼儿和成人,尤其是老年人也会患乙脑在临床上,重症乙脑患者的病死率达25%,致残率达45%存活的患者中也有18%的人会出现严重...[详细]
脑脊液:①病毒性脑炎样改变:白细胞数增加,早期为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1~数天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还可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脑电图检查:多数患者均有脑电图异常,但其改变无特异性常见的改变为弥散性异常及弥散性异常背景上的局灶性活动病程中动态性脑电图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一般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电...[详细]
中毒性脑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父母是不可能在家里给孩子治疗的,唯一能作的事是当发现孩子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的时候,应当立即送往医院。医生会对高热、惊厥、脱水、缺氧及血生化学改变(如低血糖、低钠血症、酸血症)以及呼吸衰竭等,进行适当处理。对昏迷病人还应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通畅,及时供氧并持续较长时期,促使...[详细]
1986年以来有人对确诊流脑的病例进行4天疗法和7—14天疗法的对照。流脑患者对磺胺药有反应,或有肝、肾疾病不能使用,对青霉素又过敏的,可以选用氯霉素。氯霉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细菌不能正常地合成菌体蛋白质,其生长繁殖自然受到抑制。所以氯霉素是一种抑菌药,用它来治疗流脑,疗效可能比青霉素和磺胺要...[详细]
对惊厥患儿应保持环境安静,治疗护理等操作应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刺激1临床资料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掌握病情动态,每隔15~30 min(轻者4 h)一次,危重者随时测量,尤应注意瞳孔及呼吸节律变化,前囟有无饱满、紧张等若心率减慢,血压升高,提示颅内压增高患儿可出现剧烈头痛、频繁...[详细]
在家里被蚊子咬,坐公交车被蚊子咬,在办公室上班一样也被蚊子咬专家介绍,夏季是乙脑的高发季节,而乙脑是由蚊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病患者如起病急骤,突然发烧,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体温迅速上升至39℃以上,且持续不退,须警惕患上流行性乙型脑炎在7、8、9月乙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剧烈头痛、突然发烧和喷射状呕吐这些...[详细]
乙脑是由蚊子传播的,所以在蚊子繁殖的7~9月,便成了乙脑发病的高峰。3~6岁的小孩容易得病。成人大多数受到过这种病毒的侵袭,在体内已经有一定的抗体,可以抵御乙脑病毒的再侵袭,故不易发病。老年人及免疫力差的人却可能得病。人们受到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多数人只产生一个短时间的病毒血症,并不发病,这在...[详细]
流脑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年龄主要是15岁以下,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全年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