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而缓解,常有脾大与贫血。
一、病原学种类及在人体内发育过程
疟原虫的发育分两个阶段(肝内期、红内期)。两个宿主:终末宿主是蚊子。中间宿主是人。
蚊子叮咬人-疟原虫进入肝细胞发育-肝细胞破裂-疟原虫从肝细胞里出来-进入红细胞又在里面繁殖-红细胞裂-疟原虫进入血液-进入下一个循环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就是肝内期(红外期)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就是红内期
疟疾发作的时候就是红细胞破裂-疟原虫进入血液的那个时期
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红细胞破裂入血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发作的时候不一样。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为48个小时
三日疟原虫为72个小时
恶性疟原虫为36-48个小时
一、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主要是中华按蚊
二、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出汗-间歇期-寒战-高热-出汗-间歇期-----循环下去
四.实验室检查
1.由于红细胞被破坏,红细胞减少,出现贫血
2.血涂片查找疟原虫,可以确诊,但一定要寒战高热期采血才有用。
五.治疗
1.氯喹:能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用于控制疟疾发作。2.伯氨喹:能杀灭肝内的疟原虫,用于防止传播和复发。
3.乙胺嘧啶:能杀灭所有红细胞内外期疟原虫,用于预防疟疾。
传染病、性病
常见疾病丨病毒性肝炎
常见疾病丨肾综合征出血热
常见疾病丨流行性乙型脑炎
常见疾病丨钩端螺旋体病
常见疾病丨霍乱
常见疾病丨伤寒
常见疾病丨细菌性痢疾(菌痢)
常见疾病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医学联络官俱乐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