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相干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相干知识

重点:乙型脑炎是通过蚊虫传播

乙型脑炎疫苗

【接种对象】

主要为≥8月龄儿童,满2周岁儿童。

【免疫程序】

儿童在8月龄和2岁各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或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2剂乙脑灭活疫苗,且间隔7~10天。

【重点】

8月龄和2周岁的儿童请注意,乙脑减毒活疫苗在7.8.9三个月暂停使用,这三个月统一使用乙脑灭活疫苗(自费),如果家长谢绝使用灭活疫苗,那末请家长注意保护孩子,避免蚊虫叮咬,如蚊虫叮咬后出现高热请及时就诊。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散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病发,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常常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病因

乙脑病毒具较强的嗜神经性,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在鸡胚、猴、肾及Hela细胞中可以生长并复制,适合在蚊内繁殖的温度为25℃~30℃。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1.早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份患者有嗜睡或精神疲倦,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2.极期

体温延续上升,可达40℃以上。早期症状逐步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直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产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病变(尤其是脑干)、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3.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步下落,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患者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改变痉挛等,少数患者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医治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4.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医治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毕生。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fbf/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