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市人民医院专家推荐如何预防10大流行

市人民医院专家推荐如何预防10大流行

如果您有关于沾染类疾病疑问

可咨询我们沾染科专家

她会为您进行详细解答,祝您身体健康

焦伟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治医师

技术专长:对肝病、急性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和流行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可以准确认症,有效医治。

专家门诊地点: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篮球场北边二楼)

专家介绍预防传染病应遵守的原则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者3个基本环节组成。预防传染病的原则有3点:

1.消除传染源。一经发现传染病患者,医院隔离医治,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病人离去后应对其污染的环境进行完全消毒,与其密切接触者应服药预防。

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措施。

3.对易感染者加强保护。对易感染儿童有计划地进行各种预防接种,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创造愉快的生活环境,提高抵抗力。

流行性感冒

由季节变化引发的伤风、感冒屡见不鲜,冬季更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每一年都有数百万人患上流行性感冒,严重者乃至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1.要加强锻炼,提高本身抵抗力。

2.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和外出归来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活动的水下洗手,手要完全洗干净;常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3.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4.家里的门窗要定时打开,进行自然通风,每天不少于2小时。

5.当阳光普照时,被褥要在太阳下暴晒2小时左右,起着杀菌作用,每星期不少于1次。

6.每天要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多喝白开水,适当吃些水果。

7.保证足够的睡眠。

8.到公共场合,尽可能戴口罩。

9.可注射流感疫苗,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节,伤寒、痢疾、肠炎、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很容易产生和流行。预防肠道传染病,最主要的是确保卫生。

1.确保水源卫生。派专人保护水源,定期对水井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饮用开水,或是经过净化、消毒的水。

2.注意食品卫生。应当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贮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发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催促他们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

3.管好厕所和垃圾。修建防蝇厕所。在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4.消灭蚊蝇。不但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还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

5.特别注意防蚊。

6.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身体健康,加强身体锻炼。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发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主要产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取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无殊效医治方法,只能对症医治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发的疼痛。

手足口病采取以下措施可大大减少传播,但还不能完全阻断传播:

1.常洗手,尤其是给婴幼儿换尿布后。

2.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

3.清洗脏的衣物。

4.儿童病发头几天不要去幼儿园、学校或参加其他集会。

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引发,症状、肺部特点、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明显,临床表现多为干性咳嗽、偶尔咳血等。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1.尽可能避免到人多的地方。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常常开窗透风,在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内要开窗透风。

3.要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洗手时用皂液和流水洗手,时间在30秒以上。

4.避免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触摸前应当先洗手。

5.注意饮食均衡,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休息时间,减轻压力,不吸烟。

6.在公共场所常常使用的物品应当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消毒。

7.在公共场所人群拥堵的地方可以带16层纱布口罩。

8.打喷嚏或咳嗽时,应当掩上口鼻,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病发。在夏、秋季节最容易病发,特别是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区。洪水、战争、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伤寒流行。

伤寒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以下几点:

1.病发早期,会出现低热、全身不舒服、头痛、咽痛、咳嗽、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温延续上升,一周左右可以升到39℃~40℃。

2.延续2~3周后病人极度衰弱,神情淡漠,反应迟钝。

3.出现昏睡、精神错乱、腹痛、腹泻、便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4.高热的病人并不是脉搏加快,反而脉搏缓慢。部份病人还会在前胸和上腹部出现2~5mm大小、红色的玫瑰疹,数目通常不到20个,2~4天后消弱,但可能复发。

5.病发的第3周出现体温下落,病情开始改良。

6.第4周后体温逐步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消失,但身体复原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

预防伤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沾染病人必须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病人的餐具要消毒。对病人粪便和尿液进行消毒。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有全身中毒症状和腹痛腹泻、排脓排血便等临床表现。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急救处理措施

1.让病人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好,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品。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香皂洗手。

4.对有失水现象的病人,可给予生理盐水注射。

5.有酸性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

6.注意腹部保暖,不要洗冷水澡,对痉挛性腹痛病人可以给予阿托品或腹部热敷。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点。

怎样预防麻疹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周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透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耀;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保护易感人群。麻疹活疫苗的运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可在流行前1个月,对未患过麻疹的8个月以上的幼儿或易感者皮下注射0.2ml麻疹活疫苗。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得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取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0.2ml/kg,胎盘球蛋白0.5~1.0ml/kg,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病发。

风疹

风疹又称“风痧”,由风疹病毒引发,多见于儿童。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容易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之内婴儿很少病发。一次得病,可毕生免疫,很少再次得病。

风疹的预防与护理

1.发现风疹病儿,应立即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2.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特别妊娠早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儿。

3.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避免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平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4.避免搔破皮肤,引发感染。

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患者尤其是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阳性携带者很多,为了预防病毒性肝炎沾染,必须掌握一些消毒方法,减少沾染机会。

1.可以用0.5%伏氯净溶液或3%氯亚明溶液,或2%过氧乙酸溶液对居室或用品进行喷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

2.对肝炎病人所用书籍、纸张、被褥、衣服可以用福尔马林或环氧乙烷密闭熏蒸。

3.病人所用的餐具及护理用具可用0.5%伏氯净溶液或3%氯亚明溶液,或3%漂白粉上清液浸泡1小时后,再用活动水冲洗干净。就餐前最好用沸水把餐具泡一下,也可以把餐具放入水中煮沸20~30分钟。

4.肝炎病人一定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运用肥皂反复搓洗,再用2%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

5.肝炎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应按一份呕吐物或一份排泄物加两份10%~20%的漂白粉乳剂的比例消毒。

6.肝炎病人用过的厕所可以用2%次氯酸钠喷雾消毒,病人所用的便具要用3%漂白粉上清液浸泡1小时消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应当引发足够的重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办法

1.应当积极预防,增强体内的免疫能力。

2.可以定期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3.消灭蚊、蝇,常常给牲口进行消毒,常常接触牲口的人应当及时消毒,晚上休息时要使用蚊帐或驱蚊器,以防蚊虫叮咬染上病毒。

4.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连翘、板蓝根、双花各15克,用水煮后每天喝一杯,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您的健康,我的牵挂!

敬请医院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fbf/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