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睡觉被蚊子咬患上乙脑 日前,63岁的王大爷晚上睡觉时把窗开了个逢,结果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当时老人并没在意。可让王大爷没想到的是,被蚊子叮咬的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烧,浑身没劲。开始王大爷以为感冒了,但吃了两天退烧药不见好转,连续五天都高烧39度以上,而且还出现头痛、不爱吃饭、呕吐、嗜睡等症状。医院,经医院大夫诊断,王大爷患上了乙脑,医生说都是蚊子惹的祸。后来,王医院接受治疗。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7—9月为乙脑的流行高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等吸血昆虫传播。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了人,可造成乙脑感染。乙脑的病情各人表现不一,轻型的病人体温多在38℃~39℃左右。发热多在一周内迅速下降,其他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也随之逐渐消失。重型病人体温常在40℃以上,有频繁抽搐,发病2~3天后病情明显加重,有狂躁不安和昏迷,常可因高热、脑水肿导致呼吸衰竭。据介绍,该病虽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较高,且幸存者多会留下较重后遗症,专家提醒市民要尤其注意。 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峰期即将到来 专家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感染所致。被叮咬的人大多数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只有极少数人发病,发病率一般在2-0/0万,病死率较高(5%-50%),约有/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 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上乙脑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该病一般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限于夏秋季(6-0月),流行高峰在8-9月。近几年各地病例甚至有增多的情况。疾控专家介绍,一般来说,0岁以下的儿童最易感染乙脑。但近年来的临床发现,免疫力低下的幼儿和成人,尤其是老年人也会患乙脑。 据介绍,乙脑潜伏期一般为0-5天,可短至4天,长至2天。感染乙脑病毒后,症状相差悬殊,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仅少数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变化、惊厥等,且在2-3天后逐渐加重,重症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及呼吸衰竭等表现。专家特别提醒,如出现以上症状,又没有流鼻涕、咳嗽,且难退烧、精神差等情况,就需提高警惕,医院检查治疗。 预防乙脑关键是做好灭蚊和人群免疫等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要预防乙脑关键是做好灭蚊和人群免疫等。灭蚊是预防和控制乙脑流行的根本措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防治蚊虫的方法—— 一、积极清理各种卫生死角,不要露天堆放废旧轮胎以致积水生蚊。 二、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各种积水容器,如旧铁桶、塑料桶、缸、罐、酒瓶、饮料罐(容器〕、轮胎、石臼等。 三、喷水池、防火水缸、泡菜坛、蓄水缸、花瓶、盆景的水应3-5天更换一次,无法更换的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养鱼类或投放药物。 四、定期疏通阴井、明沟、排水沟,及时排除屋顶、阳台积水。 五、定期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排水沟和积水坑进行检查,有蚊幼虫孳生应投放药物处理。 六、建筑工地应及时清理地面、地下积水,一时不能清除的应投放药物处理。 七、及时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八、在纱门、纱窗上涂抹长效杀虫剂,用药物浸泡蚊帐、使用蚊香、电蚊拍、卫生杀虫剂杀灭成蚊。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