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概述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或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alpneumoniae)所引起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通常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X线胸片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1]肺炎球菌肺炎一般四季可见,但以冬季最多.本病最常见于年龄太小或太老的病人.咽部细菌检查表明,5%~25%的健康人为肺炎球菌的带菌者,冬季儿童及幼儿的父母检出率最高.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分类,肺炎球菌有80种以上的血清型。
病因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多呈双排列或短链排列。除引起肺炎外,少数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老年人及婴幼儿的病情尤为严重。
肺炎链球菌肺炎以冬季与初春多见,患者常为原先健康的青壮年[1]或5岁以下小儿和60岁以上老人。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症状轻或不典型病较为多见。小儿可通过疫苗进行预防。目前可接种的肺炎球菌疫苗有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岁以下婴儿只能接种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发布机制肺炎球菌一般通过吸入,经上呼吸道到达肺部.它们停留在细支气管内增殖并引起炎症过程,开始在肺泡腔内产生大量蛋白质的液体,这种液体起着病菌培养介质的作用,并可帮助病菌向邻近肺泡扩散,典型的结果是导致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的最初阶段是充血,特点是大量浆液性渗出物,血管扩张及细菌迅速增殖.下一阶段叫做红色肝样变,即实变的肺脏呈肝样外观:气腔充满多形核细胞,血管充血及红细胞外渗,因此肉眼检查呈淡红色.接着是灰色肝样变期,该期的纤维蛋白集聚与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有关,肺泡腔充满炎症渗出物.最后阶段是以渗出物吸收为特征的消散期.
呼吸系统解剖图
临床表现症状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酗酒、病毒感染史,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体温通常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或呈稽留热,脉速随之增速。可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或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易被误诊为急腹症。[1]
体征患者呈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鼻翼煽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胞疹;病变广泛时可出现紫绀。有败血症者,可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巩膜黄染。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叩诊稍浊,听诊可有呼吸音降低及胸膜摩擦音。肺实变时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消退期可闻及湿罗音。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重症患者有肠胀气,上腹部压痛多与膈胸膜有关。重症感染时可伴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累及脑膜时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反射。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自然病程大致1~2周。发病5~10天,体温可自行骤降或逐渐消退;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后可使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患者的其它症状与体征亦随之消失。[1]
并发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并发症近年已很少见。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患者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表现为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发绀、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而高热、胸痛、咳嗽等症状并不突出。其它并发症有胸膜炎、脓胸、心包炎、脑膜炎和关节炎等。[1]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常可见白细胞增多并左移,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细胞内可见中毒颗粒。痰直接涂片作革兰氏染色及荚膜染色镜检,如发现典型的革兰氏染色阳性、带荚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即可初步作出病原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监测及荧光标记监测可提高病原学诊断率。[1]
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肺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表现为大片炎症侵润阴影和实变影,在肺实变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在消退期,X线显示炎性侵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病历在起病3~4周后才完全消散。[1].
.
诊断凡急性发热伴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都应怀疑为肺炎球菌性肺炎.根据病史,胸部X线改变,适当标本的培养和革兰氏染色,荚膜肿胀反应可作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则需证明胸膜液,血液,肺组织或经气管吸出物中有肺炎链球菌.
X线胸片
治疗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球菌株,青霉素G是首选药物。非重症患者可口服青霉素G或V~mg,每6小时1次.对无并发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推荐给予水剂青霉素G50~万u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
约25%的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在美国,临床上分离的菌株中,青霉素相对或高度耐药率为15%~30%,而在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西班牙,日本,以色列,南非和西欧,耐药率更高.许多青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抗生素同样耐药.含1μg苯唑青霉素的平皿适用于检测耐药菌株.抑菌圈≤19mm的分离物应再采用肉汤稀释剂检测.对高度耐药菌株的治疗,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大剂量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大多数耐药菌株有效.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和托法沙星)是青霉素耐药菌株的常选用的药物,也可为青霉素敏感菌株治疗的可供替换的药物.万古霉素作为唯一一种具有持久活性的药物,对所有肺炎球菌均有抗菌活性,可作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伴有高耐青霉素发生率的重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其他有效的药物包括头孢霉素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四环素抗肺炎球菌效果的可靠性较差,病情严重的病人不应使用。口服用药包括红霉素或林可霉素mg,每6小时1次。胃肠道外用药包括头孢噻肟1~2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头孢曲松1~2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头孢唑啉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红霉素0.5~1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或克林霉素~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除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外,大多数第三代头孢霉素对肺炎球菌相对无抗菌活性。
如疑有脑膜炎时,病人应给予头孢噻肟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或头孢曲松1~2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同时给予万古霉素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加用或不加用利福平mg/d口服,直至知道药敏结果.对脓胸病人,除给予抗生素外,治疗应包括适当引流.
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充液体及针对胸膜疼痛使用止痛剂.有发绀,明显缺氧,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紊乱或谵妄的病人应给氧.输氧时要不断检查血气,尤其是对慢性肺疾病的病人.
一般主张对35岁以上的病人进行随访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能要在几周之后才能看到浸润消散,病情严重及有菌血症或原先已有慢性肺病的病人尤其如此.治疗开始后6周或6周以上仍然有浸润,表明可能有原发性支气管新生物或TB.
预防肺炎预防
有一种可供使用的疫苗含肺炎球菌型特异多糖抗原中的23种抗原,85%~90%引起严重肺炎球菌感染的肺炎球菌属于这类血清型.虽然由于精确的保护水平尚不了解,因而不能作抗体效价测定,但大多数2岁以上儿童和成年人在接种2~3周后出现抗原反应.约50%接种过的病人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和/或疼痛;约1%的人出现发烧,肌痛,或严重局部反应;5%的人出现过敏性样或其他严重反应.重复接种之后严重反应更为多见.一般主张对2岁以上儿童和发生肺炎球菌性疾病及并发症可能大的成年人作疫苗注射.注射对象还应包括慢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和肺疾病的人;患有脾功能不全或解剖性无脾,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HⅣ感染,肝硬化,酒精中毒,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及其他与免疫抑制有关的疾病的病人;患有肾病的儿童;老年人,特别是各方面均正常但已超过65岁的老年人,以及有脑脊液漏的病人.免疫抑制的病人抗体反应下降.镰状细胞贫血或其他原因造成无脾的儿童,除了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外,还应预防注射青霉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中耳炎和鼻窦炎)一般认为不是注射疫苗的指征.保护的期限尚不了解,但看来较长;对于高危人群,有时5~10年后需重复接种.5年内重复接种者易有较强的局部反应.
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