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母猪常发传染病的免疫防控

1猪乙型脑炎

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禽类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母猪以流产、死胎为主要特征。因为本病主要通过蚊子、蜱虫叮咬传播,因此有明显的季节性,尤以7~10月份蚊子、蜱虫活动猖獗的季节多发。

母猪感染后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呈稽留热型。精神沉郁,喜卧嗜睡,食欲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拉干燥呈球形粪便,粪球表面常附有灰白色黏液。尿呈深黄色。结膜潮红,有的视力障碍。病猪后肢关节肿胀,呈轻度麻痹,步态踉跄,最后后肢麻痹,倒地不起甚至死亡。

怀孕母猪感染后,常于妊娠后期出现流产或早产,产死胎,产后乳房胀大,甚至会有乳汁流出,胎儿大小不等,胎衣停滞,阴道内流出污秽的黏液。有时会有木乃伊胎。流产后,母猪全身症状减轻,体温和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有的怀孕母猪在预产期不见腹部和乳房膨大,不泌乳。

免疫防控:每年3~4月份,使用猪乙型脑炎活疫苗1头份,用PBS液(磷酸缓冲液)或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肌注。母猪在怀孕早期可以补免,但必须用2头份剂量的猪乙型脑炎活疫苗注射。

2猪细小病毒病

母猪感染细小病毒病以初产母猪最为常见。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母猪交配后的一段时间内多发。但病毒主要侵害新生仔猪或胚胎。

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一般无明显的可见症状,主要表现是屡配不孕,或产出死胎、木乃伊胎,所产活仔猪也较虚弱。母猪妊娠早期感染细小病毒时,胚胎常会死亡而被母体迅速吸收,母猪有可能再度发情;妊娠30~50天感染时,常产出木乃伊胎;妊娠70天后感染,母猪多能正常生产,但产出的仔猪带毒,有的甚至终身带毒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免疫防控: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用猪细小病毒活疫苗1头份,先用PBS液或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肌注,2周后再接种一次。该疫苗可与乙型脑炎活疫苗同时分点注射。本疫苗在母猪配种后再注射无效。

3猪瘟

当前,猪瘟及其亚临床感染,仍是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控的疫病之一。但从实际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看,免疫防控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母猪免疫时间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或没有认真执行;免疫剂量不够,打“飞针”;疫苗贮存不正确,效价没保证;免疫前没有进行抗体效价的测定,不能确定准确的免疫剂量,等等。

免疫防控:对经产母猪,可在哺乳仔猪断奶后进行猪瘟的免疫接种,用猪瘟细胞活疫苗或猪瘟、猪丹毒活疫苗4头份,先用生理盐水或0.2%亚硒酸钠2毫升稀释后肌注。

4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3月龄以上的肥猪及母猪易感,炎热多雨的夏季多发。

通常情况下,猪丹毒疫情刚开始时,病猪几乎没有可见的症状即突然死亡。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全身皮肤充血、潮红,指压褪色,高热稽留,眼结膜充血,精神不振,粪便干硬,有的病猪下痢。病程稍长的病猪耳、颈、肩、背、腹、臀等部位皮肤出现四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的、突出于皮肤的充血疹块,指压褪色,而后疹块出现出血、坏死。如果诊断错误、处理方法不当,病死率很高。

免疫防控:目前最常用的猪丹毒疫苗是猪丹毒、猪肺疫和猪瘟的三联苗,每年接种两次,临床上常与猪瘟同时接种。也可用猪丹毒活疫苗免疫接种,但有时在免疫后母猪体温在3~5天内会有所上升,影响母猪采食量;由于猪丹毒活疫苗存在一定的毒力返强风险,有的个别猪场在使用了猪丹毒活疫苗免疫后,仍然会爆发疫情。

5猪肺疫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疯”,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咽喉急性肿胀,呼吸高度困难为特点的传染病。多为散发,夏、秋季节多发。

最急性病例往往突然发病死亡。急性病例呈出血性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症状,病猪体温41℃左右,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流脓样粘稠鼻液,耳、唇发紫,咽喉肿胀、发热、坚硬,皮肤有时出现红色斑点,指压褪色,有时可出现结膜炎,关节脓肿。发病后几天死亡或转为慢性,死前口鼻流出血性泡沫。慢性型病例症状不明显,多见于疫情流行后期,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胃肠炎症状,持续性咳嗽,消瘦,后期拉稀,衰褐死亡。

免疫防控:猪肺疫活疫苗1头份,使用20%氢氧化铝胶液1毫升稀释后肌内或皮下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也可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5毫升皮下注射。

6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常为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则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等。

本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感染,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蓝耳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妊娠母猪的子宫和阴道中可带病菌,其产下的仔猪在出生后常发生感染。

免疫防控:应用猪链球菌活疫苗4头份,临用时用生理盐水2毫升稀释后给怀孕母猪肌注,注射时间为产前一个月,注射后7天产生免疫力,可持续9个月,能有效地预防哺乳仔猪发病,也可防止母猪链球菌病。

7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猪的呼吸、繁殖和中枢神经系统。该病主要是接触传播,传染源以病猪和带毒猪为主。没有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能发生。

早期妊娠母猪感染后,发生空胎、流产;妊娠中期的母猪感染后,可出现木乃伊胎、产死胎及延迟分娩;妊娠后期感染伪狂犬病的母猪,以产死胎为主。所有病愈的母猪,均可出现繁殖障碍,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

免疫防控:母猪在配种前或怀孕早期,使用伪狂犬病活疫苗2头份,先用生理盐水2毫升稀释后肌注,可有效控制母猪孕期感染。为了防止哺乳仔猪感染伪狂犬病,可在母猪产前一个月时再肌注一次。

8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多种致病因子破坏呼吸道粘膜后,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直接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后的猪感觉痛苦,饲料报酬低,容易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而患病。

该病常见于4~12周龄甚至更大的猪,主要是由带菌母猪或大猪传染给仔猪,经飞沫传播。本病一般呈地方流行性,但流行后即不易根除。病猪呈明显的鼻炎症状,喷嚏,流涕流泪,打鼾。病重猪拱圈,流鼻血。随病情发展,逐渐出现鼻歪或鼻腔缩短,鼻背部皮肤皱褶。

免疫防控:可于母猪产前2个月和1个月,用猪败血性波氏杆菌-D型巴氏杆菌佐剂灭活苗1毫升各皮下注射一次,以后每年注射一次,在发病场每年必须注射2次。









































妯辨灏忎父瀛愰鐧讳腑鍥介摱骞?
妯辨浼氫細鍛樺彛琚嬭偛鍎夸笓娉ㄩ珮鍝佽川鑲插効鐢熸椿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fbf/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