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陪您聊聊疫苗那些事接种后会出现不良

在这一期里,我们继续为您梳理关于疫苗接种的六个常识,希望您能够能更多的了解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分清什么是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第一期链接:疫苗改变国家命运

第二期链接:七个疫苗小常识①

第二期链接:七个疫苗小常识②

常识一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吗

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外来异物,个别人在接种疫苗后发生正常免疫反应的同时,局部或全身可以出现一些生理病理性反应,并表现出的临床的症状、体征,因此,每种疫苗说明书均注有不良反应一项,而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常识二什么是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是指在免疫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绝大多数预防接种反应为一般反应,通常为一过性,一般1-2天可以恢复,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对于较重的局部反应,如出现红肿、硬结可用清洁毛巾于接种疫苗24小时后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可以帮助消肿,减少疼痛。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卡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会在接种部位出现小脓包,为正常局部反应,禁忌热敷。遇小脓包破溃可用1%紫药水涂抹防感染,待其自行吸收、结痂后,即可形成卡疤,但不是每个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都会出现上述反应的。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如高热,体温超过38.5度时,可以服用儿童专用退热药退热,但遇持续高热小朋友异常哭闹,医院对症处理,同时向接种门诊报告孩子反应情况,接种门诊医生要做好登记和咨询,必要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常识三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我国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异常反应仅极个别人由于个体差异可能出现罕见的的异常反应,需要进行临床处置。对此,儿童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所有免疫接种门诊都备有急救药品和设施,出现疑似严重异常反应,医生都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和救治。每次接种疫苗后,医生都会告知家长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办法。当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和接种门诊的医生联系,可以电话咨医院就诊,同时向接种门诊医生报告。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和受种者个体因素所引起,其发生率极低,当反应较重时,需要进行临床处置。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治疗不会遗留永久性损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无菌性脓肿和热性惊厥等。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

常识四疫苗接种的严重异常反应如何处理

我国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在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后,如诊断结果认为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由第一类疫苗引起的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计生部门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如为第二类疫苗引起的,则由疫苗生产企业补偿。

常识五如何诊断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一般由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遇到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原则上由临床、流行病、免疫规划、实验室检验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调查诊断专家组依据法律、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和疫苗质量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调查诊断结论。任何医疗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

常识六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式

人的机体接触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后可能染上相应的疾病,这些微生物会刺激我们的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这种反应我们人体内可以产生针对这种病原微生物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与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结合并杀死病院微生物,达到抵抗疾病的作用,使我们保持健康。

疫苗接种就是模仿这一机制,模仿病原微生物相似刺激我们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力,但是又不会使我们真的发病,只是刺激体内产生相应抗体,使我们形成对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当我们再接触到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时,体内的抗体就可以将这些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中和并清除。以乙肝疫苗为例,我们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疫苗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刺激受种者的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又不会使我们真的患上乙肝,当这一反应达到免疫水平时,即使接触到乙肝病毒,我们也不会成为感染者了。

文/来源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图/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一张图让您看懂疫苗是怎样炼成的

疫苗改变国家命运

七个疫苗小常识①

七个疫苗小常识②

中国疫苗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三部委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查处进展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zdff/1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