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母猪繁殖能力弱、产仔数少已成为影响母猪生产效益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困扰广大猪场的主要难题。那么,造成母猪产仔数少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营养性因素
1、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
2、高温季节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在环境温度超过30℃失效更快,而这些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由于失效而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是导致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的基本原因之一。
3、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不仅不能补充维生素的不足,还会造成公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和正常的繁殖活动。
二、环境温度高
公猪精液的活力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猪舍温度多在38℃-40℃,甚至更高。公猪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明显下降,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三、霉菌毒素的危害
夏季是霉菌和霉菌毒素活跃的季节,多种霉菌毒素均能引起母猪出现繁殖障碍,造成母猪不发情、受胎率降低、产仔数、泌乳性能下降,夏秋季节,公、母猪饲料中必须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减轻霉菌毒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四、运动不足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养猪场种猪的运动量都不够充分,特别是使用限位栏(定位栏)的猪场,运动更少,母猪出现后肢乏力影响配种;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直接影响受胎率。这也是农村散养的公母猪无论什么季节受胎率都高的原因所在。
五、公猪使用频率过高
夏季高温,公猪热应激明显,有的猪场在白天配种,对公猪损伤较大,久而久之,公猪性能下降,加之疾病的流行,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从而加大其它公猪的使用频率,公猪使用过频,精液品质必然下降,受胎率也受到影响。
六、疾病因素
1、非典型猪瘟
猪体免疫力下降,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常引起繁殖障碍。10天感染,胚胎死亡和吸收,母猪产仔头数少或返情。妊娠10—50天感染,死胎多。产前一周感染不影响仔猪存活,但影响发育。
2、细小病毒病
主要特征取决于在哪个阶段感染该病毒。感染后母猪可能再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产仔,或窝产仔只有几头,或产出木乃尹胎。惟一的症状是在怀孕中期或后期胎儿死亡胎水被吸收,母猪腹围减小。而其它表现为不孕、流产、死胎、新生仔猪死亡和产弱仔。
3、伪狂犬病
母猪常呈隐性感染,极少见到神经症状,小猪常呈现神经症状。
4、乙型脑炎
该病主要是蚊蝇传播,夏季多发。公猪主要表现为辜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禁止用患病的公猪配种;母猪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死胎等。除青年母猪,其它猪感染后多为亚临床症状,经产母猪血液抗体高,其它无症状。青年母猪的死胎、木乃尹的发生率高达40%,新生仔猪死亡率为42%。
5、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又称蓝耳病)
母猪表现消瘦、厌食、体温稍有升高,双耳、腹部、乳房发蓝,流产、早产、产出死胎及弱仔。开始发病时以弱仔多为特征,时间长了即出现木乃尹及死胎多的现象。母猪产后无奶,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少数猪表现耳尖、鼻尖和四肢末端、尾尖、乳头部、会阴部呈蓝紫色,此种现象呈一过性。
6、子宫感染
对母猪做输卵管及子宫检查发现有40%-50%带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子宫带菌是由公猪配种时带入(包皮液、精液本身),也可能来自阴道。子宫带菌对初配母猪的危害最大,总之无论是传染性还是非传染性疾病,能引起母猪体温升高时,都会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
7、猪附红细胞体病
仔猪高烧、黄染、贫血、急性死亡。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发生乳房炎、不食、高烧,部分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8、弓形体病
母猪发生了弓形体病会出现流产、死胎及木乃尹胎。
9、猪布氏杆菌病
主要是第一胎母猪发生流产,流产常发生在妊娠第1-3个月,最早2-3周,最晚接近分娩时流产。早期流产时母猪可将胎儿胎衣吃掉,不易发现。
联系我们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