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到,丰富的雨水和温暖的天气,也让蚊子这个“小坏蛋”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蚊虫叮咬,除了让我们身上起红痒的小包、打扰我们睡觉之外,更大的危害是会传播许多疾病。
蚊子传播的疾病可以达几十种,在广东地区,每年5-11月份,特别要注意伊蚊传播引起的登革热流行。
图解:一只伊蚊是如何源源不断造成新的登革热病例的(图片来源于广东疾控)
倡议书
小手拉大手
共创美好家庭环境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病毒的“花斑蚊”(学名白纹伊蚊)叮咬后,经过5-8天可能会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皮疹等疾病表现。部分病人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出血热病死率高达20%。登革热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但却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随着气温回升和降雨增多,媒介伊蚊密度较高,我市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预防、控制登革热传播的主要措施是防蚊和灭蚊。“花斑蚊”的幼虫可能会出现在家里的水缸、花瓶、阳台花座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等积水容器或阴暗潮湿的地方。
消灭蚊子,人人有责,让我们全家齐动手,一齐来参与灭蚊行动吧!现在请你邀请家里的长辈们还有小伙伴们一起来清理吧,看看谁做得最棒!
家庭灭蚊指引
人人动手,灭蚊从每个家庭做起,才能防止自己养蚊子叮咬自己和邻居,利己利人。
灭蚊常识
(一)蚊虫能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等疾病。
(二)蚊虫生活周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蚊4个阶段,前3个阶段都在水中生活,一切积水都可能孳生蚊虫。
(三)家居及周边环境主要孳生场所:种养水生植物容器及托盘、水缸、盆景及垫盘、腌菜缸、电冰箱接水盆、废弃缸罐、无盖空瓶、篱笆竹洞、建筑反梁、堵塞的沟渠等。
灭蚊方法
(一)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各种杂物,清除蚊虫孳生场所。
(二)水生植物每3至5天至少换水一次,并将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清洗干净,或改用沙子养植,或在容器内使用灭蚊蚴缓释剂控制蚊子孳生。
(三)保持庭院排水沟渠和沙井畅通,房前屋后的盆罐应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积水。
(四)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烟熏或喷洒灭蚊,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五)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成蚊入侵,也可使用电蚊拍等工具进行灭蚊。
综合: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部分内容来自广东省疾控中心、广州市教育局)来源:广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