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刘春英,解放军第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年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年东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年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的抢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尤其擅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贫血、维生素D缺乏、婴幼儿营养不良等的诊治。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和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参编儿科专著2部,在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每年的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解放军第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春英介绍,婴儿出生以后,体内有母体给予抵抗疾病的能力,但随着婴儿一天天长大,母体传给的抵抗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婴儿感染传染病的机会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孩子出生6个月后,由母亲胎传的抵抗外界疾病的抵抗力就几乎没有了。因此,及时地给孩子接种可预防相应疾病的疫苗,让孩子尽早产生对这些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才能增强儿童的防病能力,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从而茁壮成长。
接种疫苗后的反应要正确对待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儿童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实施预防接种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
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和新疫苗使用,疫苗接种种类和剂次不断增加,疫苗接种率提高,与之相对应的传染病发病率不断下降,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 接种疫苗前家长要了解注意事项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让家长引导、鼓励、安慰稍大一些的儿童,消除恐惧心理,主动愉快地接受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后儿童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及时处理。
儿童接种疫苗后应多喝水,短时间内让孩子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但婴儿口服脊髓灰质糖丸的前后1小时应不吃奶、温热食物及开水;如果婴儿上次服糖丸后腹泻,再服糖丸时把糖丸溶解,放一放,不要在很冰冷时就给婴儿服用。同时保持皮肤、衣物的清洁,防止感冒。注射部位瘙痒时,告诉孩子不要用手抓,以免诱发感染。孩子接种后出现轻度发热,医院,家长多给孩子喝水,加强生活护理和观察,体温多在两天内降至正常,如果孩子体温过高并有其他严重异常反应,家医院就诊。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王禹哲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