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的1岁女婴张灵灵,发热2天还出现手脚抽搐,一直找不到病因。医院后,竟发现张灵灵是被蚊虫叮咬,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经过多天救治,张灵灵顺利脱险。据了解,7—9月是乙型脑炎的高发季节,医院(医院)感染四科主任刘景春在此为市民预防乙脑支招。 防治乙脑需提前一月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型脑炎,也就是俗称的大脑炎。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给人,但被感染后只有少数人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由于免疫接种的普及,乙型脑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可是仍需引起市民高度注意。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能会留有后遗症,甚或危及生命。 “乙脑发病集中在7-9月份,与蚊虫的活动季节有关,因此提前1个月的预防接种和防蚊虫叮咬可起到预防的作用。”刘景春说,“乙脑的主要表现有高热、头痛、倦怠、嗜睡、重者可出现脖子硬、昏睡、昏迷、抽搐。如果遇到高热持续2天以上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就有可能患上乙型脑炎,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救治时机。”6岁以下儿童最容易中招 据了解,对于乙型脑炎,尤以6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在乙脑流行季节,儿童如果出现发高烧、嗜睡等症状,就应引起高度警惕。如果误以为儿童只是感冒而随意给孩子服药,反而对孩子的病情不会起到帮助。 “儿童预防乙脑,最直接的方式是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刘景春说,“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2个月要注射乙脑疫苗。接种乙脑疫苗后,有部分儿童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比如发热或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色,这都是一些免疫反应,1天左右就能恢复。”保持室内干燥避免蚊虫滋生 预防蚊子叮咬,首先要切断传播源。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打扫,不留卫生死角,不给蚊虫藏身之地;清除室外容器中的积水,抽水马桶长期不用时要盖好,水池不要留有积水,如果家中有水生植物,要每日换水,家中的下水通道要保持干燥清洁,室内安装密闭性好的纱门和纱窗。 同时,带孩子外出时,尽量避免在草丛中走,要尽量呆在通风好的地方,并且科学地选用防蚊产品。
专家简介
刘景春感染四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华医学会员、医院协会委员、淄博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淄博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
在近几年的甲流、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疾病的诊治中负责全市的诊断和救治工作,无一例死亡病例。对各种传染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尤其对母婴传播的防治、肝癌、肝炎、肝硬化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知名专家每周二、周四到淄博分院(医院)坐诊,为淄博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准的诊疗服务。
预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