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大坝泄洪
▲肖岭水库泄洪
▲分水江水库泄洪
敲黑板提醒大家——水库泄洪可能引起河道水位上涨、流量增加等变化。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水库泄洪期间,请广大群众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严禁在河道设网捕鱼、靠近河道游玩。那么汛期过后,
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
洪水过后,由于环境潮湿,细菌易滋生。另外,水灾过后,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人员接触污水机会增多,因此,各类传染病极易传播。我们该预防哪些传染病?如何预防?
一、水灾后会发生哪些疾病?
水灾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蚊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灾害期间还常见皮肤病: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等;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二、预防水灾后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1水灾之后要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2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用水。3洪水之后不要去游泳,减少感染机会。4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
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措施主要有:
1尽量减少或避免与疫水接触的机会,不在可疑的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2管好猪、狗等动物,猪要圈养,不让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3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尤其是洪灾期间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洪灾后立即加强灭鼠、杀虫。4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小便,下水作业时要尽量穿长统胶鞋等,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
5病人粪尿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6临时居所要新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还要求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铺。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3夜间睡眠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三、灾后做好“三管、三灭、一清理”
“三管”是指管水、管粪、管饮食,“三灭”是指灭蚊、灭蝇、灭老鼠,“一清理”是指清理环境,具体要求是:
管水:即管理好饮用水。灾后首要注意饮用水的消毒工作。要用漂白粉(精)消毒缸水、井水,消毒方法要正确,保证质量;集中供水要把好消毒关。教育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保护好各种水源,免受粪便、垃圾的再次污染。
管粪:洪灾期间灾民临时居住点要建临时厕所,粪便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水退后要修好损坏的粪坑、厕所,露天粪坑要搭棚加盖,防止粪便渗漏溢流污染水源。靠近饮用水源的粪坑、厕所要迁移。对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等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管饮食:群众不要吃霉变粮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淹死的禽畜肉,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不生吃水(海)产品。食品经营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卫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灭蝇:水退后要及时填平坑洼,翻盆倒缸,消除环境积水,减少蚊子孽生地。也可用杀虫剂灭蚊蚴或成蚊。要注重防蚊,睡觉时要挂蚊帐或用蚊香驱蚊,夜晚工作时可在暴露部位涂擦防蚊油。
灭蚊:灾后及时清除垃圾粪便及淹死的动物,减少苍蝇孽生地。也可用杀虫剂灭蝇蛆。
四、饮食卫生要注意哪些?
以下食物不能吃:
直接受洪水浸泡过的所有食品;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被水淹过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
总之,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五、注意事项
(一)注意饮用水安全,不喝生水;
(二)不吃污水浸泡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禽畜;
(三)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垃圾;
(四)勤洗手,防蚊虫、防鼠灾害;
本文由桐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整理编辑
来源:部分来源于桐庐发布、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桐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欢迎来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