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肺炎链球菌简介

肺炎链球菌于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Pasteur)及G.M.Sternberg分别在法国及美国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菌体外有化学成分为多糖的荚膜。5%~10%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携带此菌。有毒株是引起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形态及特征肺炎链球菌现属于链球菌科的链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排列,宽端相对,尖端相背,有较厚荚膜。在痰标本中大多数成双排列。培养特性在5%-10%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良好,在学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细小、圆形、中间呈脐窝状、表面光滑、灰色、扁平、直径0.5-1.5mm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部分菌株与典型菌落不同,不是中间凹陷,而是湿润、透明的粘液形菌落。抗原结构与分型⑴荚膜多糖抗原按此抗原不同分为84个血清型,个别型还可分成不同的亚型.其中有20多个型可引起疾病.⑵菌体抗原1)C多糖存在于细胞壁中,为各型肺炎链球菌所共有,可与血清中一种正常蛋白质(C反应蛋白)出现沉淀反应.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炎症患者中含量剧增.可用C多糖测定CRP,辅助诊断活动性风湿热等疾病.2)M蛋白:具有型特异性,类似A群链球菌的M蛋白,但与菌的毒力无关.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阴性,分解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糖等多种糖,不分解甘露醇、山梨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胆盐溶菌和荚膜肿胀试验阳性,明胶、吲哚试验阴性,对Optochin敏感。鉴别要点兼性厌氧,C-10%生长最好,且生成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若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呈均匀混浊,后期可因产生自溶而变得澄清。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不产生自溶酶,故加入胆盐等表面活性剂不能溶解,利用此特点可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α溶血环。细菌生长的能量来源于分解葡萄糖,伴随乳酸的形成。乳酸的堆积会抑制细菌的生长,故间断性加入碱可使肺炎链球菌大量繁殖。临床意义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75%的成年人肺炎链球菌肺炎及50%以上严重的肺炎链球菌菌血症是由1~8型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链球菌6、14、19及23型,常引起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40%~70%的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携带有毒力的肺炎链球菌。由此可见呼吸道粘膜对肺炎链球菌存在很强的自然抵抗力。当出现某种降低这种抵抗功能的因素时,肺炎链球菌可引起感染,如①呼吸道功能异常:病毒及其它感染性因子损伤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某些异常因素(如过敏)导致粘液的过度分泌,使侵入的病原菌受到保护;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纤毛功能损伤;②酒精及药物中毒:酒精及某些药物中毒可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及咳嗽反射,有利于病原菌的吸入;③循环系统功能异常及任何原因导致的肺充血、心功能衰竭;④其它:营养缺陷、体质虚弱、贫血、血清补体水平低下等。肺炎链球菌肺炎常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寒战、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10%~20%的患者可于高热期伴发菌血症。其病理表现主要是最初肺泡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液,继之是红细胞和白细胞向肺泡内渗出,最终导致病变部位肺组织实变。病变通常仅累及单个肺叶,故称为大叶性肺炎。如果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阻止肺实变发生。肺炎链球菌也可侵入机体其它部位,引起继发性胸膜炎、中耳炎、乳突炎、心内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由于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疗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复。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但已发现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对万古霉素依然敏感。

查找账号医学检验圈by华通医疗或加我们的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zlcs/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