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存在和流行,与天灾、饥荒、战争有密切关系,亦被称为“饥荒热”、“战争热”。历史上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年以来,发病已大为减少。本病在我国解放后基本控制。现在在寒冷地区的农村以及高寒山区仍有本病的散发或小流行。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以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病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本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因气候寒冷,衣着较厚,且较少换洗,有利于虱的寄生与繁殖。常见症状:潜伏期5~21天,平均为10~12天。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为2~3周。1)皮疹为重要体征,见于80%以上的病例,于病程第4~6天出现,初见于胸、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一天内迅速发展至全身。面部通常无疹,皮疹于5~7天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1~2周,遗有棕黄色斑或有脱屑。2)神经系统症状明显且很早出现,表现为惊恐、兴奋、剧烈头痛,发病时可伴神志迟钝、谵妄,偶有脑膜刺激征、肌肉和舌震颤、昏迷、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听力减退等。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细胞计数多在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2)血清学试验:宜取双份或三份血清标本(初入院、病程第2周和恢复期),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者具诊断价值。常用者有外斐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3)分子生物学检查:用DNA探针或PCR方法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具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治疗1)一般治疗入院后先更衣、灭虱、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危重患者要勤翻身防止并发症。供给高热量半流质的饮食,每日入水量在ml左右,高热患者可行物理降温或给予小剂量退热药物。2)病原治疗氯霉素、四环素族药物对本病皆有特效。一般于用药后十余小时症状开始减轻,2~3天内完全退热。亦有报道用红霉素、氟喹酮类药物及米诺环素等治病本病也取得较好的效果。预后:由于有效的抗生素疗法,本病病死率已显著下降。在







































寻常型白癜风
白癜风的土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zlcs/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