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蚊子正在为越冬做准备,攻击力会更强,“它们需要吸更多的血,既要保证越冬有足够的能量,还要保证来年春天繁衍下一代。”蚊子肆虐的后果就是乙脑高发,昨日,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医院收治了不少乙脑患儿。成医院儿童神经及康复科主任胡文广医生提醒:由于此病多在夏秋季流行,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少年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因此近段时间,应认真做好防蚊工作,预防疾病发生。
高烧伴有抽搐乙脑易留后遗症
上周,6岁的小刚(化名)在家中突然晕倒,被家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在他身上发现了大量的蚊虫叮咬痕迹,并初步诊断为乙型脑炎。
胡文广介绍说,目前是乙脑的高发阶段,医院已经收治了不少乙脑患者,虽然很多孩子打过乙脑疫苗,但病毒经常变异,或是未完成全过程的接种免疫,因此仍存在感染的可能。蚊虫叮咬,是传播乙脑的重要媒介,被咬后成年人大多数只是隐性感染,青少年儿童,发病急很多会留下后遗症,死亡率也比较高。
胡文广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结果表明,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乙脑由蚊虫叮咬进行传播,此病多在夏秋季流行,据医院临床数据显示,收治的乙脑患儿均来自家附近有水塘及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乙脑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儿童是高发人群,成人也应注意防范。一旦出现起病急、高热、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应立即就诊。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多能恢复,病死率10%以下。重型和爆发型患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可高达15%以上,存活者可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乙脑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严重的乙脑会导致体温迅速上升,高烧甚至会超过40℃,伴有反复或持续强烈抽搐,于1—2日内出现深昏迷,有脑疝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等表现,如不及时抢救,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果在家中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并昏迷的情况,家长一定不要慌张,需要立即送医救治,不要自行过量使用退热药,以免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
野外亲子活动认真做好防蚊工作
“预防乙脑,就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控制蚊虫孳生地。许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到野外进行露营等亲子活动,这就更要注意户外露宿的习惯,使用蚊帐防蚊。”胡文广说。
同时,在农村地区,除乙脑患者用蚊帐隔离外,还要加强畜禽动物传染源的管理,对畜禽栏圈要加强卫生管理,饲养场应远离居室。要做好牲畜棚周围环境的蚊虫孳生地的灭杀工作,同时开展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乙脑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
孩子皮肤嫩,被蚊虫叮咬后,常会引起皮炎,以面部、耳垂、四肢等裸露部位的丘疹或淤点为多见,亦可出现丘疱疹或水疱。孩子常会感到奇痒、烧灼或痛感,表现出烦躁、哭闹。个别严重者可于眼睑、耳廓、口唇等处明显红肿,甚至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由于抓挠或过敏引起的局部大疱、出血性坏死等严重反应偶可见到。
一旦蚊虫在孩子肌肤上叮了一个包,千万不要去抓,可涂上止痒剂,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清凉油、风油精等,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很多家长容易将乙脑与感冒混淆,导致孩子的病情被耽误。乙脑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昏迷不醒、频繁抽搐等,初期症状颇似感冒,因此,广大家长千万别以为小孩是患感冒,自己乱服药而延误了病情。因为重症患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失语、强直性瘫痪、癫痫、精神失常等。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减少后遗症发生。
雨后清倒积水防止蚊子孳生近几天来,我市雨水较多,正是蚊子大量繁殖的季节。胡文广医生提醒,雨后要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积水,防止蚊子滋生。
蚊子不但吸食人血,还可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多种传染病。消灭成蚊只是治标,清理积水才是治本。蚊子的幼虫孑孓必须生活在静止的水中,蚊子从产卵到孵化成蚊最快只需一周时间。而雨后会产生大量积水,因此要及时清除卫生死角的积水。
对于一些不易清理的水体,如房屋周边或小区里的人工湖、喷泉池、备用水、消防储备水等,可放养金鱼、鲤鱼、鲫鱼、草鱼等,作为蚊子幼虫的天敌防治蚊虫。
白癜风有那些症状北京白癜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