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疫苗应用于6个月-15岁儿童。初免年龄从6月龄开始,6-12月龄婴儿用30mg剂量,初免2针,间隔3个月,在2、4、7、10岁龄时用此剂量各复注射一针,初免及复种均于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在遇有流行时,可扩大年龄组做应急接种。儿童牛皮癣怎样治疗...[详细]
【治疗措施】一、抗病毒治疗:首选无环鸟苷,每次10mg/kg,溶于100ml溶液内1-2h内静滴,每8h一次,10天为一疗程【概述】系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性反应,大多数病例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所致【诊断】一、病史及症状: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肌阵挛及癫痫发作,大多伴有意识障碍,重者迅速进入...[详细]
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较多,2--4月达到发病高峰, 5月份迅速下降,6--10月发病处于最低水平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冬春季人们多有室内活动,人们之间接触频繁密切,有利于流脑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冬春季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以及由于其他病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也是流脑...[详细]
据悉,流脑病毒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须谨慎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种流脑疫苗另外,专家还提醒,应避免空腹接种,接种完毕需要观察20分钟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均应接种但在发热、急性病、进行性慢性病情况下,应延缓接种具有以下状况的则不宜接种:患急性传染病或其...[详细]
极重型患者及婴幼儿和老年重型患者病死率较高,存活者易发生后遗症。一般流行早期重症较多,病死率较高,晚期重症较少,病死率较低;早期治疗病死率低,有并发症及严重后遗症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约在5%~20%之间,重型及极重型患者在恢复期末发生后遗症,但婴幼儿的重型可在恢复期近期不发生后遗症,而经过一段时...[详细]
一般在1-4个月以后孩子的智力全部丧失,身体也成一种头和双腿向后出现医学上称为角弓反张的样子,严重的孩子发生昏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最初的症状只是表现出孩子性格的改变及智力水平的下降家长逐渐会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和精神障碍,如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差以及不合群、易激惹或孤僻少语性格和...[详细]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高热头痛,用物理降温或安乃近滴鼻药物治疗2.对症治疗:1.抗菌药:恶心呕吐,用新针疗法,或注射氯丙嗪、胃复安青霉素:宜大剂量,成人每天400~800万单位磺胺药:smz-tmp片剂口服,每次3片;或smz-tmp针剂肌注,每次1支,每日2次用磺胺药应注意给予碳酸氢钠,输足量液...[详细]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不但小年龄段的儿童易得此病,就是大年龄段孩子的得病人数也高于往年,这是一个值得家长注意的问题。“流脑”是一种经呼吸道感染和传播,由一种叫脑膜炎双球菌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使患儿出现高热、头疼、精神减退,甚至出现喷射状呕吐、嗜睡、昏迷、抽风等症状,少数患儿还可出现...[详细]
我国地域广大,华南地区多流行在6~7月,东北地区则在8~9月,跟蚊子盛行的密度一致乙脑的突出症状2乙脑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蚊子是主要传播途径,以2~6岁的宝宝发病居多乙脑主要通过蚊子传播,所以有严格的季节性总的来说,7月上旬至8月下旬是本病的流行高峰又过了一天,小明体温持续上升,达到40℃,并出...[详细]
取颈部和背部督脉与膀胱经,重度叩刺,以微出血为度耳尖点刺放血,其余穴均用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每日1-2次毫针刺,用泻法叩刺之后再拔以闪火罐每日1-2次配穴:高热配上屏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配枕;恶心呕吐配贲门,气息微弱配下屏尖取穴:神阙cv8、会阴cv1、涌泉ki1、百会gv20、关元cv4...[详细]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什么特点,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怎么定义的,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详细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乙脑”流行于夏季,80%~90%的病人发病在7、8、9三个月,尤其是8月份发病率最高。因为这一时期蚊子最多,“乙脑”是通过蚊...[详细]
如果短期内出血点迅速增加或大片融合,担示休克加重;反之无明显变化或逐渐消退,说明病情开始趋向稳定或好转以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病死率相当高,约可达80%,即使不死,也会留下后遗症自从有了磺胺药和抗生素以后,流脑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据统计,现在病死率已大大降低,绝大多数的患儿是可以治好的,...[详细]
病毒性脑炎早期发病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患儿会出现发热、全身酸痛、食欲差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就可能出现浅昏迷、过度兴奋等情绪行为的改变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孩子的症状,一有异常应立即反馈给医生,在病情较轻时治疗,发生脑部损伤,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就越小大约两个月前...[详细]
另外,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高烧,出血点或头痛、呕吐、抽搐等情况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在流脑流行季节,尽量不要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以免增加感染机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经常开门窗通风或喷洒空气清洁剂,常晒被褥,可以杀死环境中的病原菌因为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它对干燥、湿热、寒冷和一般消毒剂极为...[详细]
(二)恢复期仅有低热,口渴,小便黄等余热未清、津液不足等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嗜睡、头痛、惊厥、昏迷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蚊子是传播的媒介,流行于夏秋季(7~9月),南方发病较北方早多发于10岁以下的小儿,常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普遍接受预防注射,发病...[详细]
常用的有:磺胺噻唑、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都可用来治疗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膜炎由于磺胺能抑制脑膜炎双球菌的生长,所以能治疗流脑我们已经知道,脑膜炎双球菌是单细胞生物,1个细菌仅由1个细胞组成在细胞的中间有1个细胞核,它是细菌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细胞核则细菌无法生存菌体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是核蛋白,它由...[详细]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最后,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其次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详细]
1.躯体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0~14 天。(1)初期:发病在1~3 天内,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1~2 天内体温可达39~40℃。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轻度意识障碍,如倦怠、嗜睡等。(2)极期:发病第4~10 天,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等。神经系统体征通常1 周内达高峰,可见...[详细]
但本病卫分症状极短且不显,迅速传入气分,临床多见卫气同病温热疫疠之邪首先侵入人体,多从口鼻而入,致卫气郁阻,皮毛开合不利,肺失宣降,出现发热、恶寒、咳嗽等肺卫证象,邪犯太阳经脉,则出现颈项强直如发病即见高热、烦渴、有汗不解,多属于伏寒化热的伏气温病卫气分邪热不解,热邪化火,入于营分、血分,出现气营同...[详细]
多糖抗原为t细胞不依赖抗原,在婴幼儿中仅产生igm抗体而不产生igg抗体,不能产生回忆反应注射多糖菌苗后,抗体高峰可维持3至4个月所以多糖菌苗注射时同时应在每年的12月或1月份完成为最佳注射多糖菌苗后,一般在5~7天内抗体水平上升抗体增长幅度及免疫持久性与年龄有关,年龄大,基础抗体水平高,免疫反应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