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第一届中国胰腺肿瘤大会暨第六届胰腺癌上海

第一届中国胰腺肿瘤大会暨第六届胰腺癌上海论坛(SHPCS)——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于11月12日在上海召开。

大会的宣传片展示了,从年首届SHPCS架起基础与临床桥梁、推进胰腺癌个体化诊疗开始,大会组委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胰腺癌诊治的进步史;在年第二届SHPCS暨CSCO胰腺癌论坛中,通过加强多学科合作,推进胰腺癌规范化诊治;在年第三届SHPCS暨CSCO胰腺癌论坛中,则致力于规范胰腺癌多学科诊治并共同寻求临床实践共识;在年第四届SHPCS暨CSCO胰腺癌论坛中,基于已形成的临床实践规范和共识,致力提高我国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水平;年的第五届SHPCS暨CSCO胰腺癌论坛,以“加强多学科合作,推进胰腺癌规范化诊治”为主题,继续推进胰腺癌诊治水平的提高;年,CSCO正式成为一级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成为二级单位。如今,第一届中国胰腺肿瘤大会暨第六届SHPCS、CSCO胰腺癌论坛的召开——正是承接着既往的光荣历史,希望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大会主席、上海医院王理伟教授介绍,本次大会由CSCO、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主办,上海医院及上海交通医院承办,协办单位包括: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议以“基于诊疗共识,探寻精准之路”为目标,围绕“创新与转化,整合与协同”的大会主题,大会从精准医疗的宏观战略,个性化药物、耐药机制、联合用药策略,肿瘤代谢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胰腺癌流行病学状况及防治展望,胰腺癌外科治疗、放疗、药物治疗的热点、难点及胰腺癌精准诊治的现状与对策等方面,全面、深入地介绍目前领域内最高端、最前沿的精准医疗理念,立足于我国国情,探讨将先进理念准确应用于临床的可能。

大会主持人、上海市卫生局医学科技教育处长张勘教授介绍,此次大会为国内外胰腺癌领域内的顶级专家交流研究心得、分享临床经验,共同探讨领域内的新方法、新理念、新路径提供了高质量的平台,希望通过大会,能为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改善临床诊疗水平有所助益;最终,希望我们能实现以精准医疗为手段出击号称“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并取得胜利。

上海医院院长李卫平教授在发言中,对所有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感谢,对所有参会者表示了欢迎。李教授指出,胰腺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及危害在不断增大,但由于其独特的疾病特点,临床诊治的难度非常大,也因此,胰腺癌被称作“癌中之王”。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大会满足了胰腺癌临床亟待突破的需求,为胰腺癌研究学者及临床医生共同聚焦疾病诊疗、预后判断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希望能以此共同推进胰腺癌诊治的进步。

CSCO副理事长、医院秦叔逵教授代表CSCO对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秦教授介绍,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增加明显,但因其起病隐匿,临床治疗难度大,因此死亡率几乎与发病率相等且居高不下,造成的损失及危害很大。而中国患者在胰腺癌的病因学及生物学特征方面具有较为不同于欧美人群的特点,在临床诊治方面并不适合于完全照搬欧美经验。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全球前沿的研究进展并立足于我国国情,摸索出适合于我国患者的有效精准治疗。秦教授在发言中,对于王理伟教授等专家学者多年来呕心沥血,为推动我国胰腺癌诊疗水平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寄望将来,我国的胰腺癌诊疗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另外,秦教授也将12日下午将进行的“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CSCO共识讨论”作为大会亮点作为推荐,希望能以此主力我国胰腺癌诊治的规范化和精准化发展。

随后,主持人张勘教授宣布了此次大会评选出的获奖论文,具体如上图所示。颁奖结束后,与会专家进行了合影。

学术报告撷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顾健人院士在大会中介绍了精准医学的发展历史、核心要素及最终目标。顾院士指出,精准医学在现阶段仍是一个前瞻性的目标,具体应该如何实施并实现,仍在探索之中,并无明确的答案。因此,顾院士表示,临床对于精准医学应以严谨、认真、审慎的态度摸索,千万不可盲目把精准医学作为一个潮流概念去盲目地追求,那样必定只会得不偿失。同时,顾院士强调,要实现精准医学,首先得实现精准诊断,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治疗,切不可舍本逐末。

顾院士介绍,胰腺癌与精准医学的结合刚刚起步。目前已发现了部分与胰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K-RAS、TP53等);在将胰腺癌根据基因组学进行分子分型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根据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分为稳定型、分散型、不稳定型、局部重排型;或根据表达的基因分为鳞状型、胰腺祖细胞型、免疫型、内外分泌分化异常型);另外,对于胰腺癌疾病的演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对于胰腺癌如何与精准医疗结合,使患者收益,目前大部分都是未知的,仍需要继续摸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丁健院士介绍,目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临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肿瘤靶向药物也面临着重重困境,包括:①临床响应率有限;②获得性耐药容易发生;③原发性耐药广泛存在。就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肿瘤的高度异质性及压力选择性介导的生物系统的重编程相关。针对这些问题,丁院士提出针对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的可进行——“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的个性化药物”和“耐药机制与联合用药策略”。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能解决以下核心科学问题:①与治疗相关的复杂性疾病分子分型;②患者个性话差异与药物耐药机理;③药物分层特征与个性化用药模式;④针对新靶标的新分子发现和确认。在报告最后,丁院士为与会者强调了精准医疗的核心内容(下图)。

图1丁健院士演讲现场PPT

王理伟教授以“胰腺癌精准诊治的现状与对策”为题做了报告。王教授指出,根据年癌症统计数据,胰腺癌的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第6位,且仍在逐渐上升,预计到年,将升至第二位。而胰腺癌的临床诊治则面临着“三低”[早期诊断率低、药物有效率低、5年生存率低(仅5%~7%)]的困境。在此情况下,精准医学则可能帮助临床在胰腺癌的研究和诊治方面获得进展。王教授同时也指出,要将精准医学与胰腺癌结合,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正确理解精准医学的内涵并循序渐进的进行(图2)。

王教授也对近年来胰腺癌精准医学转化研究进展(包括胰腺癌病情演进及恶性转化过程的了解、分子分型方面的进步、12条核心信号通路的发现)进行了全面深刻的介绍。王教授同时也分享了自己近期的研究进展及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以此对为与会者提供启示和帮助。在报告的最后,王教授展望了未来的胰腺癌精准医疗模式(图3)。

图2王理伟教授演讲现场PPT

图3王理伟教授演讲现场PPT

另外,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ZhiminLv教授、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李亦学教授、医院苗毅教授、医院张太平教授、中国医院夏廷毅教授、医院杨尹默教授、医院蒋国梁教授、上海市疾控中心郑莹教授及中医院刘云鹏教授等,也分别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防治、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放疗等角度,做了精彩报告。除了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大会也展开了激烈有趣而又精彩的讨论,将全场气氛推至最高潮。毋庸置疑,本次大会将对推进我国胰腺癌精准医疗的进步,促进国内学术交流、分享经验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叶译楚撰写)

本文为“壹生”平台首发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白癫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yzn/1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