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执业兽医考试训练兽医传染病学猪瘟

(上接前文)

2.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体温时高时低,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步态缓慢无力、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有的病猪在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出现。病程一般在20d以上,最后衰弱死亡;耐过猪成为僵猪。

病理变化:全身性出血变化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全身性淋巴组织

萎缩。

3.迟发型是先天感染的后遗症。感染猪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表现症状,数月后出现轻度厌食、不活泼、结膜炎、后躯麻痹,但体温正常。病理变化主要是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

11.某猪群部分母猪出现流产,部分仔猪出生后不久出现败血症等现象,死亡率达30%,剖检可见病猪喉头出血,肾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脾脏梗死。该病可能是(A)

A.猪瘟B.猪伪狂犬

C.猪乙型脑炎D.猪细小病毒

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1.病原学诊断

(1)病毒的分离培养是目前检测猪瘟病毒最确切的方法。病死猪或扑杀猪的扁桃体是分离病毒的首选样品,其次是脾脏、肾脏或淋巴结。常用PK-15细胞来分离猪瘟病毒,接种后24~72h可用荧光抗体法检测。

12.某猪场5月龄猪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弓背,行走摇晃,病初便秘,后期腹泻,四肢末端皮肤有出血点,发病率约15%;剖检可见脾脏边缘梗死,盲肠纽扣状溃疡。最可能引起本病的病原是(A)

A.猪瘟病毒B.猪流感病毒

C.猪细小病毒D.伪狂犬病毒

E.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13.猪瘟病原分离鉴定常用的细胞是(A)

A.PK-15细胞B.肺泡巨噬细胞

C.Marc-细胞D.Vero细胞

E.BHK-21细胞

(2)荧光抗体试验该方法快速、特异,可以用来检测扁桃体、脾脏、肾脏和回肠远端冰冻切片中的猪瘟病毒抗原。扁桃体是最适合的样品,因为无论经过何种途径感染,扁桃体都是病毒最先侵袭的部位;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猪瘟免疫球蛋白或FITC标记的二抗,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冷冻切片进行检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亚急性或慢性病例中,回肠常呈阳性反应。当荧光抗体试验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猪瘟病毒的感染,需进一步作病毒分离鉴定。

14.快速确诊猪瘟扁桃体中病毒的方法是(E)

A.接种细胞B.血凝试验

C.病料接种家兔D.病料接种小鼠

E.免疫荧光试验

15.如需活体检测母猪是否带有猪瘟病毒,应采集母猪的样品是(C)

A.关节液B.皮肤

C.扁桃体D.口腔分泌物

E.鼻拭子

16.猪瘟病毒最先侵袭和定居的器官是(A)

A.扁桃体B.口腔

C.肺脏D.脾脏

E.肝脏

(3)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通过扩增猪瘟病毒中5′-非编码区(5′-URT)和E2基因而检测。套式RT-PCR可提高敏感性。通过比较扩增的E2基因序列可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此外,根据弱毒株3′-非编码区(3′-URT)存在12个核苷酸的插入以及E2基因特征,设计引物进行RT-PCR,比较扩增产物大小或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从而区分弱毒和强毒株。

17.能区分猪瘟病毒弱毒和强毒株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E)

A.病毒的分离培养B.荧光抗体试验

C.免疫组化D.抗原捕获ELISA

E.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4)抗原捕获ELISA本法适用于活猪近期感染的快速检测。利用单克隆抗体和/或抗各种猪瘟病毒蛋白成分的多抗建立双抗夹心ELISA,对白细胞或抗凝全血进行检测。在成年猪以及临诊表现温和或亚临诊病例中,该方法的敏感性低于病毒分离方法。

18.适用于活猪猪瘟近期感染的快速检测诊断方法是(D)

A.病毒的分离培养B.荧光抗体试验

C.免疫组化D.抗原捕获ELISA

E.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未完待续……)









































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yzn/1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