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大查房罕见皮肤白喉一例并综述分析

相信很多人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并不陌生,我国将「百白破疫苗」接种纳入国家计划免疫当中,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那么,你是否听说过「皮肤白喉」呢?

近期,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防治中心的LukeSPMoore教授等在LancetInfectiousDiseases杂志上报道了一例皮肤白喉病例,并针对皮肤白喉进行综述分析。

概述

皮肤白喉表现为皮肤感染部位边缘穿凿隆起的痛性溃疡,往往伴有红斑、水肿,溃疡表面类似于呼吸道白喉紧附有灰白色假膜,强行撕去则引起表面出血。

下述病例报道描叙了一例由溃疡棒状杆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白喉,该病例也是推动年《英国国家公共卫生白喉管理过渡期指南》进入重新修订的一个「催化剂」,进而于年3月促成了该病指南最终版的发布。

Moore等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微生物学、治疗及公共卫生方面对该病原菌感染做一综述,提醒临床对皮肤及其附属组织感染类患者警惕皮肤白喉的可能。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7岁,主因右手背非创伤性、凸起小结节3天就诊于急诊科。患者诉就诊前不久右手开始明显疼痛、红肿,伴两次发热和寒战,患侧前臂内面皮肤瘙痒。既往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否认过去12个月内异地旅游史,同时也否认之前去过白喉流行的国家。

患者有很多动物密切接触史,但否认直接接触过或遭受任何动物的抓伤、咬伤。所驯养宠物中除1只野生猫患恶性肿瘤性疾病外,没有发现哪只动物表现呼吸系统症状或皮肤溃疡。

体格检查:患者心率bpm,体温38.2℃。右手掌侧和背测均呈现深压不褪色红斑,伴软组织张力性水肿和压痛。示指基底部可见坏死性病损,但皮面完整。右侧前臂远端可见明显凸出皮面的热烫红疹,与手部体征相比,没有压痛和瘙痒,表现符合过敏性荨麻疹反应(如图1所示)。

图1.为溃疡棒状杆菌致皮肤白喉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进展。图A示患者就诊时手部掌侧表现;图B示就诊时手部背测表现;图C示就诊时患侧前臂广泛的炎症反应;图D示就诊后7天对滑膜鞘坏死组织行外科清创术后手掌外观;图E示清创术后28天手掌部外观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计数(×/L)、凝血参数均正常。C-反应蛋白浓度增高(mg/L),其他血液生化分析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正常。两次血培养和坏死组织棉拭子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生长。

影像学检查:患侧手部显示没有骨损伤,但右手示指基底部软组织肿胀十分明显(如图2所示)。

图2.溃疡棒状杆菌致皮肤白喉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图A示手部X线平片影像,箭头指示显著软组织肿胀但未合并骨损伤;图B示培养物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图;图C示富含嗜酸性粒细胞的血管周围炎;图D示从活检组织中繁殖的溃疡棒状杆菌革兰染色涂片(×);图E提示坏死性纤维脂肪组织伴急性炎细胞浸润(×)

随后患者住院,经验性予以头孢呋辛和克林霉素治疗,并请整形外科会诊。外科手术探查患者体征符合屈指肌腱鞘感染,第一次探查送检两份样本直接革兰染色没有发现微生物,但是后来可见类白喉革兰阳性杆菌生长(棒状杆菌样),考虑为标本污染,未进一步鉴定菌种而。分枝杆菌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

右手掌侧活检样本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纤维脂肪组织坏死(图2)。转天第二次手术探查行进一步局部清创术,外科真空敷料包扎。该阶段短期内细菌、分枝杆菌以及真菌培养尚无阳性发现。清创组织病理分析再次显示广泛性坏死,而右臂近端红斑区皮肤活检显示含活体组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2)。

随后5天时间里,手部临床改善明显,而红斑却显著扩大,由右臂向上延伸至肩胛骨和对侧(与患侧不融合)及腹壁。患者住院第7天重回手术室,外科探查显示组织活力有所改善(图1)。遂患者出院门诊随诊治疗,予以口服利福平和多西环素治疗,因嗜酸性皮疹病因未明而暂避免β-内酰胺类药物。

最后一次手术探查获取组织样本继续送检,使用选择培养技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再次证实为类白喉外观革兰阳性杆菌(图2)。经鉴定该菌株是溃疡棒状杆菌(图2),纸片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敏感抗生素为青霉素、甲氧西林、红霉素、四环素、夫西地酸、环丙沙星、利福平、甲氧苄啶,对克林霉素耐药。PCR鉴定该菌含有白喉毒素A链基因。

经过抗生素治疗(先是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后改为多西环素和利福平)21天后,患者右手恢复全部功能(如图1所示),C-反应蛋白浓度降至23.3mg/L。患者不记得是否曾经接种过白喉疫苗,其住院第7天所抽取的血清样本化验未发现白喉抗毒素成分。

综述分析

1.流行病学

人类特别是儿童人群为白喉棒状杆菌的自然宿主,主要经呼吸道造成人际间传播感染,偶有通过皮肤病损或非生物媒介发生传播的情况。相较而言,研究认为动物是溃疡棒状杆菌的自然宿主,其病例多为摄入生奶制品或密切接触牛、猪、宠物等动物而发生感染的,罕有人-人传播感染的报道,是否能直接在人际间传播还有待证实。

2.微生物学

棒状杆菌属是革兰阳性杆菌,该菌属内有很多菌种为皮肤共生菌,在人体味形成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仅属于机会性致病菌。在棒状杆菌属众多菌种中,有三个菌种可潜在导致白喉,分别是白喉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和假结核棒状杆菌。

3.临床表现

白喉棒状杆菌和溃疡棒状杆菌都能导致相同的疾病谱。呼吸道白喉的典型表现为咽喉痛,严重时可进展为脖颈增粗(所谓的「牛脖子样」),口咽检查可见紧密粘附的假膜,重者造成呼吸道梗阻。

皮肤白喉特征表现为皮肤感染部位边缘穿凿隆起的痛性溃疡,往往如本例患者这样伴有红斑和局部水肿,偶可见到如呼吸道白喉那样的灰白假膜。皮肤白喉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低,常因误诊和延误诊断而被错认为是皮肤溃疡,由此提示临床,当遇到潜在感染性皮肤溃疡病例时,需要加强取样和培养送检的意识。

毒素介导的全身后遗症(心肌炎或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达15%,多见于呼吸道白喉,也可见于局部皮肤病变者。心肌炎可导致完全性心传导阻滞和心肌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一项大型病例调查研究显示,15%白喉病例可出现毒素介导的神经病变,其中98%的患者发生延髓功能障,70%肢体无力,20%呼吸衰竭,各种症状持续中位时间为49天。

目前还没有该病患者出现过敏症状的报道。本例患者在用抗生素治疗前就存在嗜酸性皮疹,并在病程早期阶段上述症状反复,虽然患者不记得是否接种过白喉疫苗,但鉴于英国有普及疫苗接种计划,推测该患者可能接种过疫苗,因而早期表现出对白喉毒素的1型超敏反应。

4.诊断

如前所述,皮肤溃疡性疾病鉴别诊断多种多样,特别是对于有异地旅游史或动物接触史的患者而言。对病损取样后应通过培养鉴别不同潜在的感染源,如细菌、真菌和分枝杆菌等。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也十分重要,尤其当患者病史提示「利什曼病」的情况下。临床医生与微生物专家和病理科专家共同探讨病例,有助于对这类病例得出恰当的实验室诊断。

由于皮肤表面共生有各种棒状杆菌属,因此从伤口样本中分离明确致病菌就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可能进一步延误诊断。除了微生物方面的检测,对已确诊病例应行进一步检测查找白喉可能后遗症的证据,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查看心肌并发症情况,心电图可以显示早期心脏传导阻滞的征象;如有外周神经病变症状提示行神经传导检测,可以发现肢体远端运动迟缓。

5.治疗

白喉治疗要点在于抗菌治疗和辅助使用抗毒素。对于呼吸道白喉病例,应在病程早期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成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yzn/1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