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夏季肠道传染病种类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由细菌或细菌的毒素引起。常常有共同进餐的人一齐发病的情况,且有严重呕吐的症状。②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可呈黏液脓血状,常伴有发热,儿童患者可能会休克。③阿米巴痢疾: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粪便呈果酱样。④病毒性肠炎:也叫做流行性腹泻。病人常伴有感冒等症状。⑤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以发热为初始症状,全身不适、乏力,没有食欲,可有咳嗽和咽炎。病情逐渐加重时,体温呈阶梯状升高,可在5—7天内升到39℃—40℃,此种发热出汗不多,也不伴有寒战。部分病人有轻微腹泻,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有减少。⑥病毒性肝炎:主要指甲肝与戊肝。病人觉得浑身无力,厌食,特别不愿吃油腻的东西,常感恶心、腹泻,右上腹痛,随着病程的发展,有的患者出现发烧,眼球发黄,小便也发黄。
夏季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用了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的,所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就是做好以“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和消灭苍蝇)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病从口入”。要严把“病从口入”关,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喝生水,要做到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零食前也要记得洗手。
第二,尽量少吃冷饮,包括雪糕、冰激凌和冰水等,更不要一次吃太多,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的防御系统,这时候肠道致病原就有机可乘了。
第三,消灭苍蝇、蟑螂,清洁环境,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
第四,要选择新鲜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开,生吃的瓜果蔬菜应该用流动水洗净。另外,冰箱不是保险箱,吃剩的食物即使放在冰箱内,时间也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第五,尽量少在外面就餐,如果外出就餐要到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饮点,并且尽量少吃或不吃凉菜,千万不要在路边小摊上胡乱的买东西吃。
夏季乙脑如何防治
进入6月后,开始进入炎热夏季,气温将明显升高,天气也会变得闷热潮湿,同时也是蚊子滋生繁衍的高峰期,经蚊子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也将进入高发季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7至9月为发病高峰期。人和动物都有可能感染该病,也都可能成为传染源,只是人感染乙脑毒素后,病毒血症的时间较短,且病毒数量少,所以病人不是主要传染源。流行地区的动物,特别是猪的感染率很高,最高可达到%。因此,猪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
人感染乙型脑炎的主要途径是被蚊子叮咬,因蚊子在感染了乙脑病毒后可长期存在体内,并经蚊子卵传代。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10至14天,最短为5天左右,典型的乙脑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第1至3日,起病急,发热,体温可高达39℃至40℃,并伴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倦怠或嗜睡等。第4至10天,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该期三大严重症状,病人高热可达40℃以上,持续时间约7至10天,重者可达3周或更长时间。
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神志不清或出现昏迷。由于脑实质炎症和脑水肿,会发生抽搐、惊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各种症状逐渐减轻,通常两周左右痊愈。但重症病人6个月左右才能恢复,少数病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防乙脑主要是灭蚊。在这个时期若出现发热不适,特别是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医院就诊治疗,以免贻误病情。还有一个有效的预防方法是进行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易感染人群进行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常规的接种为,出生后8个月接种第一针,并分别在18个月和6周岁各接种一针,但在7、8、9月流行季节不宜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
?
南宁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