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接种疫苗,享有健康成人也需要接种疫苗

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关于疫苗最早、最深刻的记忆应该是胳膊上的“牛痘”。等到成年了,不少人就认为只有儿童才会在不同的年龄接种不同的疫苗,以增加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其实,成人疫苗的注射也十分必要。疫苗可保护一个人免受很多严重的、或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疾病。所以它不仅仅用于小孩,其实成年人也需要。

专家提醒,凡未经过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乙型肝炎等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或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均可能患上这些传染病。目前,疫苗可预防的部分传染病在少数成年人中仍保持一定的发病率。医院检查是否还带有抗体,如抗体已经消失,则需补种。目前成人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主要有乙肝疫苗、甲肝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流脑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疫苗等,可根据自身情况接种相应疫苗。对于成年人而言,除部分国家明文规定不收费疫苗外,接种疫苗均是自费的。下面介绍一下几种成人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

l、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接种

我国白喉发病率年龄高移,成人对白喉免疫水平下降,锡克氏反应阳性率较高。因而,有必要对少年和成人进行白喉类疫苗接种;对发生伤口破损者需作破伤风类疫苗注射。目前,我国已有统一配方的低单位成人用白、破二联类疫苗,可供少年和成人加强免疫。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如军人、警察及各种建筑工种和孕妇)应及时接种,由于成人接种该疫苗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成人接种剂量宜用低剂量。少年和成人不作为常规注射,如果遇到白喉、百日咳流行时期,或接触到病人时,可以先用抗毒素先行被动免疫,之后,再行类毒素全程免疫。

2、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接种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年龄高移,少年和成人发病率占相当大的比例,原因是有的地方只抓基础免疫而忽略加强免疫。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已把麻疹疫苗纳入大、中专(包括中学生)入学新生和新兵入伍的接种常规。麻疹疫苗成人复种剂量为0.5毫升,注射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另外,腮腺炎男性患病者中约有20%并发睾丸炎,危害较大,因而应注意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本病疫苗一般都是和麻疹、风疹制成联合疫苗,注射部位同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注射一次后,免疫期6—10年,所以仅儿童时期接种过一次是不够的,对于少年、成人来说,有必要在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期或周围有类似病人发生时及时接种,接种之前无需检查抗体。

3、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种

我国是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人群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我国大约有1.3亿(占10%)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因此,成人特别是那些经常接触血液和分泌物以及钱币等的医务、财会及售货人员尤需接种乙肝疫苗。甲型肝炎病毒只表现一个血清型,目前尚未发现有病毒变异。因此,接种甲肝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升高,人体安全性能好。为此,凡接触甲肝病人较多的行业人员可酌情接种。主要指学生、军营人员、医务人员、餐饮人员以及集体生活人员等,甲肝疫苗有效免疫期为20年。成年人化验乙肝病毒指标,如果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形成,可以按照0、1、6月分别三次接种乙肝疫苗,即接种第1针后1个月接种第2针,接种第1针后的第6个月接种第3针;甲肝疫苗一生只需接种一次即可。乙肝表面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体免疫差异、遗传因素以及病毒隐性感染等。

4、流脑菌苗、乙脑疫苗接种

乙脑的高发年龄虽然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但成人的发病率仍占相当的比例。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流脑暴发流行仍有发生。因此,在这类地域及大型建筑工地周围的人群、开放城市人群等均应接种流脑菌苗,流脑菌苗接种量为0.5毫升,于三角肌处皮下注射一次即可。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工作的人员也要接种乙脑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期只有1年,所以应该在每一年的流行期加注一次。

5、风疹疫苗、狂犬疫苗接种

风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传染病,成人患风疹时症状较轻,有时可无自觉症状,但孕妇若感染了风疹病毒,不论症状轻重,都可能引起流产或胎儿畸形。因此,育龄妇女在孕前应作风疹疫苗注射,有预防风疹病毒感染、防止胎儿畸形的作用。接种3个月内避免妊娠,接种之前无需检查身体。被狗、猫、猪等家畜咬伤和从事兽医、驯兽、动物饲养工作的人员应注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对于各种人员的预防接种方法为:先注射三针,2年后再加强注射一针。

6、流感疫苗老年人最好注射

流感最容易侵扰的是5-9岁的儿童和老人。对于儿童,很多家庭都注意给孩子按时注射疫苗进行保护,但对于老年人却容易忽视。其实在流感感染后最危险的人群却是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心肺疾病、肾病或免疫抑制的老人,一旦感染就较为严重,死亡率比较高。所以老人最好注射流感疫苗。

相对而言,青壮年感染流感的风险小一点,但是如果接触到病毒的几率高,比如出租车司机或者医务工作者,打疫苗还是很有必要的。每年接种一次,最佳的时间是十月或十一月份。但对鸡蛋或流感疫苗过敏,或者正在生病的人最好不要接种。

疫苗可以管多长时间

疫苗不同,免疫时间长短也不一致,有的疫苗一生只需要接种1次,有的则需要定期复种。如卡介苗只需要接种1次,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出生2、3、4月必须连续3次口服,4岁时还要加强1次。乙脑疫苗免疫期为1年,第2年起,每年加强1次。

除了计划免疫要求接种的疫苗外,仍有一些有效的疫苗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接种。水痘、流感、甲型肝炎、出血热、黄热病疫苗、霍乱、伤寒、副伤寒甲乙四联菌苗、布鲁氏杆菌苗、鼠疫菌苗、炭疽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等疫苗可在当地流行前选用。成人也可在流行季节到来前接种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在夏、秋季蚊子活动猖獗时流行,在蚊子出现前1一4周注射乙脑疫苗,就可达到预防目的。长年在某些传染病的发病区(疫区)工作、生活,如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等疫区,应每年重复注射相应疫苗。到疫区出差、旅游,在临行前1一4周可注射相应疫苗。在参战、参加抗洪救灾前应注射相应疫苗。

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有下列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正在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查明发烧原因,治愈后接种;

(2)正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两周,应缓期接种;

(3)患有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肾脏疾病、严重心脏病不宜接种;

(4)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时不宜接种;

(5)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也不宜接种;

(6)过敏体质,有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发生过敏者不宜接种;

(7)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种;

(8)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期应推迟接种某些疫苗。

专家强调,无论接种任何疫苗、抗毒素都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并在专门的场所由专业人员进行。当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处置,防止发生意外。

接种疫苗并非绝对安全,疫苗质量受到温度、运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接种患者机体特有的异常免疫状态也有可能导致接种疫苗后出现全身反应或过敏反应,尤其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所医院进行,以防不测。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yzn/8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