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流感、流脑、风疹、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高发期,我们应多注意预防。
一、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方法: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
2、房间里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平衡心态,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4、接种流感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宜儿童、老人、慢性病人等高危人群。
5、多喝水,常吃水果蔬菜,适当摄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
6、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幼儿园、学校、工厂、机关等单位发生流感爆发疫情时,要及时隔离治疗病人。
二、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以接触、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等症状。
预防方法: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
2、房间里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平衡心态,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4.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6.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7.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8.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10.幼儿园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
11.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三、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发病毒血症,然后皮肤上出现皮疹。
主要症状:病人患风疹初期,会出现发烧、厌食、流涕、打喷嚏、结膜充血、腹泻、呕吐等症状。发病12天后出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24小时布满全身,略感瘙痒,皮疹呈淡红色,病情可持续2--3天,5天后病症即可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患者在出疹前数天可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预防方法:预防风疹可以接种风疹疫苗。患风疹后应加强护理,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吃易消化食物,同时遵照医嘱口服抗病毒药物。
四、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冬春季节多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如果不注意预防,容易造成相互传染或流行。
主要症状:疾病初起时,腮腺以耳垂儿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侧腮腺也随之肿大,表面皮肤虽不红但有压痛感,进食时疼痛加剧。有些孩子还会有头疼、发热、食欲不振、呕吐、咽喉疼痛等症状。
预防方法:“痄腮”流行期间不要到公共娱乐场所玩耍,也不要到病人家中串门,以防接触感染。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可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多喝开水;饮食上注意营养成分及易消化特点,避免酸性及刺激性食物。医生特别提醒:腮腺炎易并发脑炎、睾丸炎,不容忽视。若发现孩子伴有剧烈头疼、喷射性呕吐、睾丸疼痛等症状,医院就诊。
五、皮肤病及过敏症阳春三月,有些人身体或脸部常易发生单纯性糠疹或脂溢性皮炎,因病发于桃花盛开之时,所以又称桃花癣。
发病原因:可能与春季多风干燥或长时间日晒有关,也有部分人因消化不良、缺乏维生素而发病。
预防方法:对桃花癣的防治,首先应该针对病因,避免风吹日晒,禁食刺激性食物,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水果,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另外,春天各类植物开始生长开花,空气中花粉等颗粒物大量增加。若春游踏青接触草木花粉后,如果出现鼻痒、流涕、喷嚏、腹痛腹泻、气紧、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血压下降等过敏反应,医院救治。
六、过敏性鼻炎又到草长莺飞的季节,花开了,树抽芽了,人们的过敏性鼻炎症状亦多发起来。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可分为常年性和花粉症两类。
通常,具有以下三种情况的人易患过敏性鼻炎:
1.是特异性个体,也就是个体差异或过敏体质,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2.是特异性抗原,就是能够引起过敏性体质的人过敏的物质,主要是可吸入的花粉、尘螨、昆虫、皮毛、真菌和各种化学物质等,可致敏。
3.是过敏体质的人与致敏原相接触,也就是说可能患病的人接触到可能引起患病的东西,从而发生过敏性鼻炎。
患有过敏性鼻炎应尽快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相似,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还可能诱发多种合并症,最常见的是支气管哮喘,有的还并发鼻窦炎、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等。所以,对过敏性鼻炎不可忽视,一定要早防早治。
预防方法:
1、注意生活环境的空气清净,避免接触灰尘及化学气体特别是有害气体。
2、减少冷空气对鼻粘膜的刺激,适当时候注意戴上口罩。洗澡后应尽量擦干头发再进行睡眠,避免感冒。
3、注意保暖,气候转变极易感冒引发鼻炎。季节转换注意观看天气预报及时进行适当添衣。
4、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运动,可使血液循环改善,鼻甲内的血流不致阻搜索滞。
5、改掉挖鼻的不良习惯。
6、慎用鼻粘膜收缩剂,尤其不要长期不间断使用。
七、流行性结膜炎一种常见的结膜炎,由腺病毒8、19、29和37型(人腺病毒D亚组)引起,传染性强,可散在或流行性发病。
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异物感、水样分泌物、疼痛、畏光和流泪等、发热、咽痛、中耳炎、腹泻等。
预防方法:
1、本病属接触传染,且传染性极强,易流行。传染期间注意隔离。
2、不使用可能污染的滴眼液。
3、流行病期间尽量不要要人多密集的地方玩耍。
4、提倡勤洗手、洗脸或不用手和衣袖拭眼。
咨询安园长
陈园长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