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口七爱学习第五周

下周不用生理小测诶~突然感觉有些不习惯开心地飞上天呢~这周的微生物和生理感觉内容很多!所以学风小队的成员们针对这两门特地好好总结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此特别鸣谢ASHA和Sally

心理

1、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的定义及特点;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急性发病或躯体症状严重,应以生理治疗为先;消除社会刺激因素、心理学病因和生理学病因;

3、临床常见心身疾病或问题: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肿瘤、糖尿病。

病生

1、概念:病理生理学、疾病、健康;

、病因、条件、诱因间的相互关系;

3、疾病发生的三个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和整体。

生理

1、组织液生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动脉端有效滤过压0,则滤过;静脉端有效滤过压0,则90%重吸收,另10%进入毛细淋巴管。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机理:两种神经系统对心肌收缩力、心率和传导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PPT3-4:4、5、8);

3、血管的神经支配;

4、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是基本调节中枢(RVLM-缩血管区、CVLM-抑制缩血管、心迷走中枢-心抑制区、孤束核-传递信息;PPT3-4:16-18);

5、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和意义:完整反射弧,反射效应,反射特点(有效刺激为血管壁的机械牵张),反射生理意义PPT3-4:3-5;

6、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PPT3-4:38、40-41、43;

7、肺通气原理: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压力差、原动力-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及形式,肺内压及呼吸周期中的变化(PPT呼吸1:5-7),胸膜腔内压及其形成和意义(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始终为负;根本原因-肺由内向回位力而胸廓有外向回位力→胸膜腔容积→负压;PPT呼吸1:15-16);8、肺弹性阻力的来源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组成、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PPT呼吸1:3、6);

9、基本肺容积(潮气量TV;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残气量RV)和肺容量(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较客观;用力呼气量FEV;肺总量TLC)的定义及其生理意义(FEV/FVC比值-鉴别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

免疫

1、BCR基因重排的过程和意义;

、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3、B细胞亚群功能及分化成熟过程;

4、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局解

1、颈部局部解剖:颈部的境界和分区(※境界看图看7遍);颈部体表标志;颈筋膜及颈部筋膜间隙(咽旁间隙);颈部蜂窝组织间隙连通及头颈部蜂窝组织间隙连通;气管颈段;颈动脉三角;胸锁乳突肌区;颈后三角;下颌下三角。

、下周就要上实验课了呢,记得全副武装哦!

微生物1、球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

[A.葡萄球菌](病灶特点:化脓局限,脓粘稠-血浆凝固酶)

(1)生物学特性:

分类:根据生化反应分三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血浆凝固酶阳性)、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致病:

致病物质:凝固酶

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葡萄球菌性肠炎)

[B.链球菌](病灶特点:化脓扩散,脓稀薄-透明质酸酶)

(1)分类:

a.根据溶血现象分:甲型、乙型-β(致病)、丙型

b.根据抗原分:ABCD(致病大多数为A型)

()引起疾病:

a.化脓性感染b.猩红热c.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C.奈瑟菌]

-脑膜炎球菌(即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行性脑膜炎

-淋病奈瑟菌-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化脓性感染(淋病)

-肺炎球菌引起大叶性肺炎(支原体引起非典型肺炎)

-肠球菌引起尿路感染-腹腔、盆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

、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

(1)肠杆菌:主要共性(G-杆菌,培养要求低,抗原复杂,容易变异,生化反应活泼,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大肠杆菌: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条件致病;

(3)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里急后重及脓血便。

英语

依旧是英语学术论文标题的写作技巧,大家翻译一些论文题目来练练手吧~

小试牛刀

1.与咽旁间隙不直接相通的间隙是()

A.舌下间隙B.翼下颌间隙C.颊间隙D.下颌下间隙   E.颞下间隙

.腭小凹位于()

A.软腭前方中线两侧的粘膜上

B.软腭中部中线两侧的粘膜上

C.两侧8⊥8连线中点两侧的粘膜上

D.软腭中部中线两侧的粘膜上

E.以上都不是

1.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细菌是()。

A.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淋球菌

E.白喉杆菌

.淋病奈瑟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

D.菌毛

E.荚膜

1.经典HLAII类分子包括()、()和()三类分子,它们提呈()抗原供()T细胞识别。

.内源性抗原被()降解成短肽,被()转运至内质网与()分子结合,提呈给()细胞识别。

这周的小结就到这里了~如果觉得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请在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pmwc.com/yyzn/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