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早期的表现:突然高烧39度左右,早期精神比较差,有呼吸道的症状,如:咳嗽,表情淡漠,精神不好,抽风,惊厥什么是小儿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japanese encephalitis)简称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中病情最重而且预后较差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详细]
4、儿童患了乙脑,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2、乙脑是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流行期一般为每年的5~7月,潜伏期为4至21天,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3、发病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严重者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恶心、呕...[详细]
近年来发病的年龄结构有从儿童转向成年到老年的趋势,成年人或老年人的发病相对有所增加,且病死率也高(2)流行季节:在热带地区,蚊虫一年四季繁殖,故全年有散发病例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 月,约占全年发病数的80%~90%,而在冬春季节几无病例发生,其原因主要是蚊虫繁殖...[详细]
暴发型流脑与补体c3有何关系?补体是机体非特异免疫的重要因素,是—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c3是补体的重要成分,含量最高,且补体的两个激活途径均有c3参与。补体在内毒素休克中起重要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患者,补体总量及c3含量下降。根据研究,暴发型流脑休克,体内补体c3亦有明显变化,其补体系统的激...[详细]
1.神经系统疾患、精神病患者:对患有癫痫、臆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疾患或有上述既往病史,或既往过敏史者;2.肾病、心脏病或活动性结核患者;3.急性传染病、发热患者什么人不可接种流脑疫苗?(预防流脑)6个月—2周岁的儿童,使用a群流脑疫苗初免两针,间隔3个月;2周岁、5周岁各加强一针a+c群流脑疫苗推...[详细]
(三)对症处理(四)其他病程中应加强护理,防止褥疮发生2.减轻脑水肿 20%甘露醇亦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要供给一定的水分、营养及电解质对出现精神症状的病儿要防止发生意外观察是否出现脑疝的先兆(二)抗病毒治疗1.退热、止痉 高热可以引起抽痉用物理降温或中、西药物退热苯巴比妥或安定可预防或控制抽搐其...[详细]
由于引起流脑的脑膜炎双球菌,对特定的抗生素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对大多数患儿来说,经过积极的磺胺类和青霉素类药物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患儿可以在1周后痊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经常开门窗通风或喷洒空气清洁剂,常晒被褥,可以杀死环境中的病原菌因为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它对干燥、湿热、寒冷和一般消毒剂极为...[详细]
病毒感染为全身性疾病,但各种病毒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病程一般2周左右,多数病例可以完全恢复,仅少数留有癫痫、视力、听力障碍、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智能迟缓后遗症5.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误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3.抽搐: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持续状...[详细]
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染2、剧烈头痛多数患者伴有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患儿则啼哭不止正像其他病毒引起的疾病一样,乙脑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常见的早期症状有以下三点:3、喷射状呕吐由于颅内压增高,患者可出现与饮食无关的喷射...[详细]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不同的神经细胞对病毒感受不同,以及脑组织在高度炎症时引起的缺氧、缺血、营养障碍等,造成中枢病变部位不平衡,如脑膜病变较轻,脑实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脊髓病变轻。由于以上病变的程度及分布各不相同,故在临床上神经症状表现极不一致。当人体被带病毒的蚊虫叮蛟后,病毒即进入血循...[详细]
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减量,7~10次后可改为0.75~1.5g、3/d,口服,或强的松30mg,1/d,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宜过早停用,以减免后遗症硫唑嘌呤:成人一般剂量为2.5mg/kg,分三次服用,也可与皮质激素合用用药期内应观察血象,如...[详细]
6个月—2周岁的儿童,使用a群流脑疫苗初免两针,间隔3个月;2周岁、5周岁各加强一针a+c群流脑疫苗。推荐6—15周岁的孩子接种a+c群流脑疫苗。成人也可以自愿接种。接种后6—8小时,可能有红晕或压痛感,24小时后可逐渐消退。什么人不可接种流脑疫苗?(预防流脑)怎样预防流脑?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详细]
患儿的病变位于大脑的某一局部,或者位于小脑或脑干。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单瘫、交叉性瘫、四肢瘫、运动性共济失调、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颅神经损害等等。根据起病缓急、疾病发展过程、脑脊液检查、ct或mri以及对试验治疗的反应与脑血管病、脑瘤、多发性硬化症鉴别。4.癫痫型这类患儿主要表现为情感障碍(情感淡漠...[详细]
3、中药治疗:初期可用银翘散加减,其方药为: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等;中期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其方药为:生石膏、犀角、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竹叶等;伴有休克或昏迷的患者可用生脉散加减,其方药为:人参、麦冬、五味子等。1、一般治疗:患者应...[详细]
【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备,应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和营养,供应足够水份,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故宜补足量液体,成人一般每日1500~2000ml,小儿每日50~80ml/kg,...[详细]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进行诊断,但确诊则需要依靠抗体检查或病原分离。 (一)流行病学:在乙脑流行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发病或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到过乙脑流行区。 &nbs...[详细]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具体办法如下: (一)降温: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详细]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什么特点,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怎么定义的,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乙脑”流行于夏季,80%~90%的病人发病在7、8、9三个月,尤其是8月份发病率最高。因为这一时期蚊子最多,“乙脑”是通...[详细]
乙脑是如何发生的:乙脑其实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儿童容易诱发乙脑疾病。乙脑在临床上的特征通常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痉、脑膜刺激征,乙脑严重者常常会发生呼吸衰竭,并且会留有后遗症。 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因此本病多见于夏秋雨季的7~...[详细]
什么是小儿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Japanese encephalitis)简称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中病情最重而且预后较差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较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