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主神经系统后遗症 多汗、流涎、中枢性发热、高血压、营养障碍等以上后遗症多数可于数月或数年内恢复,亦有少数难恢复而遗留终身者,约占2%~3%除此之外,15 岁以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老年患者病死率亦高2.精神方面后遗症 记忆力及理解力减退、性格改变、精神状态异常、痴呆1.神经系统后遗症 不同程...[详细]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人们常称为大脑炎乙脑是由蚊子传播的,预防措施除了要落实灭蚊、防蚊外,还要增强易感儿童的免疫力,做好乙脑疫苗接种接种乙脑疫苗后,大多数人均无反应,仅仅个别儿童在接种后24小时局部稍有红肿、疼痛,1~2天后自愈偶尔可见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异常反应由于该病侵犯中枢神经系...[详细]
[护理目标]病人体温降至正常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并作好记录[护理措施]呼吸,心率加快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补液等处理 观察脑膜刺激征缓解的情况败血症口腔护理,每天早晚1次;皮肤护理每天1-2次[重点评价]病人自诉舒适感增加[相关因素]组织灌注量不足38.5℃,可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敷,...[详细]
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为什么每年数百万麻疹患者中仅有少数人发病?为什么在麻疹后多年才发病?推测可能是初感染的麻疹病毒在体内增殖过程中,发生变异或感染的是有缺陷的病毒故不能被清除;另一推测是机体对麻疹病毒呈现异常反应,血清抗体水平不能抑制病毒从细胞到细胞传播,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当孩子感染上麻疹病毒以后,病...[详细]
脑膜炎双球菌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毒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杀灭。冬春季节应勤换衣被,经常开窗通风,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玩耍,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带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此外,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注射吸附流脑菌苗。幼儿园、学校等...[详细]
乙脑的高发期在每年的7-9月,8月是高峰防蚊防乙脑 乙脑与蚊虫的渊源小儿乙脑的预防方法10岁以下的孩子要按时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要教育孩子不可贪凉,不在室外露宿,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避蚊,防止蚊虫叮咬七八月份是蚊虫繁衍的最佳时机,宝宝被病毒携带体——蚊虫“吻”了,不仅瘙痒难耐,还可能...[详细]
病人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常见于冬春季节,因气候寒冷,室内人口稠密,居室拥挤,通风不良,加之易感儿童的抵抗力弱,易于传播流行流脑是怎样传染的?病毒脑是由各种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所致,一般无传染性因此,脑膜炎是否有传染性,还得首先了解是什么病因引起的...[详细]
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详细]
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38.5℃,可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敷,冷盐水灌肠,不宜用醇浴,降温处理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记录。组织灌注量不足[主要表现]必要进给予氧气吸入。观察脑膜刺激征缓解的情况。败血症。体温高于正常,病人烦躁、头痛、呕吐。体温升高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护理目标]每4小时测体...[详细]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呼吸深浅、节律等)是患儿能否度过脑炎急性期的关键环节一、密切观察病情首先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同时对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呼吸道、发热等护理1.生命体征的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可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的变化,且小儿神经系统功...[详细]
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链球菌脑膜炎以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幼儿,常先有或同时伴有肺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或皮肤化脓病灶,而乙脑则无原发病灶这类病人脑脊液白细胞可在0.05~0.5×109/l之间,但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部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可先出现脑膜脑炎的症状,以后发生腮腺肿胀,鉴别时应注意询问流腮...[详细]
接种反应禁忌症⑴接种反应 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详细]
一过性洪涝灾害之后,虽然蚊虫密度大大降低,但灾后造成大量的蚊虫孳生地,会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因此,灾后迅速消灭蚊虫孳生场所是防止乙脑流行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排除居住环境周围的各种积水,清除杂草,减少其孳生地,可以大大降低蚊虫的密度,有效的防止和控制灾后乙脑的流行。地震灾害之后,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变...[详细]
后遗症的发生与急性期的临床型别,尤其是发生惊厥次数、持续时间有关目前对流腮脑炎的治疗尚缺乏特殊而有效的方法为使流腮脑炎后遗症病例数减少以至不发生,在易感儿童中普遍进行流腮的预防工作是有必要的流腮脑炎绝大多数临床经过良好,病死率约为0.2%一0.3%部分患者可有后遗症,以致终身残废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详细]
打流脑疫苗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是否有过敏史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不能接种5、有过敏史的不能接种,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的过敏4、有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的人不能接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种流脑疫苗,佑安医院传染病专家提醒,处于下列六种情况的人不适宜接种流脑疫苗3、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详细]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成人70%~80%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终身免疫。故发病多为儿童。一般在冬春季节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呈散发性,有时也可小流行。自从疫苗接种后,周期性流行已少见。[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由于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只有当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时才可能发病。[传染源...[详细]
失语、肢体瘫痪、病理征,不自主运动常见;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瘫、吞咽困难等颅神经麻痹症状亦常出现;交叉性瘫痪、延髓麻痹等脑干受累症状;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丘脑下部症状亦可见。部分病人可有视乳头水肿,脑膜刺激征。2一、病史及症状:【概述】1.周围血象白细胞轻度升高。1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散发无...[详细]
乙脑仅分布在亚洲在我国疫区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的广大的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详细]
流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近日,笔者在解放军304医院采访时,儿科主任余素明介绍了她去年春天接诊的一个病例这个小患者叫明明,5岁,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疾病初发时仅仅表现为咳嗽,有点发热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说是感冒,拿了点感冒药过了两天病情加重,出现高烧、抽搐,家...[详细]
肾皮质激素用氢化考的松500~800mg静注,休克纠正后减量及停药,一般用药不超过2天1.暴发型抗感染治疗:一般以静脉、肌注为主,此时不宜服磺胺等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2.亚冬眠疗法:由于高热、惊厥及明显脑水肿或脑疝者,用氯丙嗪、异丙嗪各1mg/kg,肌注或静注4-6小时重复1次,共3-4次并用冰袋置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