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如果流脑患者对磺胺及青霉素都有

流脑患者对磺胺药有反应,或有肝、肾疾病不能使用,对青霉素又过敏的,可以选用氯霉素。氯霉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细菌不能正常地合成菌体蛋白质,其生长繁殖自然受到抑制。所以氯霉素是一种抑菌药,用它来治疗流脑,疗效可能比青霉素和磺胺要慢些。但是氯霉素的副作用较大,容易对骨髓产生抑制,甚至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详细]

有负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惊厥有关流脑,脑膜炎,流脑的护

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班及脑膜刺激征6.潜在并发症:惊厥、脑疝、呼吸衰竭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性出血有关4.有生命体征变化的可能:与颅内压高、脑水肿有关1.体温过高:与脑膜炎感染毒血证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详细]

接种乙脑疫苗后乙脑,乙脑疫苗,乙型脑炎,不要忽视乙型脑

乙脑发病的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人们常称为大脑炎由于该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因而病死率较高,部分病人病后会有严重的后遗症,造成终身残疾,危害儿童的健康乙脑是由蚊子传播的,预防措施除了要落实灭蚊、防蚊外,还要增强易感儿童的免疫力,做好乙脑疫苗接种乙脑疫苗是将乙脑病毒在地鼠...[详细]

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乙脑,流行,传染,乙脑的临床分型

眼球运动存在,早期瞳孔偏小或正常,颈皮肤刺激试验时瞳孔散大,呼吸始终平稳1.轻型 患者的神志始终清醒,但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一般无抽搐(个别儿童患者因高热而惊厥)体温在38~39℃之间,多数在1周内恢复,往往依靠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2.普通型 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腹壁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可有短期...[详细]

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

恢复期症状及后遗症的处理:4.循环衰竭的处理 因脑水肿、脑疝等脑部病变而引起的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压小、产莅 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宜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则应加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如因高热、昏迷、失水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苏醒剂:促使...[详细]

预防流脑选择接种疫苗预防流脑的最好选择是预防流脑,流

目前安徽流行的流脑是c型脑膜炎双球菌引起,注射疫苗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预防流脑选择接种疫苗预防流脑的最好选择是,注射流脑预防针,但一定要注意疫苗的型别此外,加强锻炼,避免过度疲劳,适时添减衣物;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群拥挤的场所;经常晒衣被、晒太阳,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也是预防流脑的重要一环流...[详细]

但近年来发现乙脑,防乙脑,乙脑传播,夏季如何防乙脑传播

只要让乙脑患者到没有蚊子的环境中,或者用蚊帐将其罩起来,不让蚊子叮咬,那么乙脑患者体内的病毒就不会再传染给其他人了1.在乙脑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就要开展灭蚊工作,重点抓好稻田、大面积水坑、家畜圈舍的灭蚊工作5.在夏秋之季,若发现高热不退、头痛、嗜睡的人,应想到其有患乙脑的可能,并应尽快将其送往医院诊治,...[详细]

呼吸衰竭为主要致死原因乙脑,传染,夏季多发病——乙脑

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也称为日本脑炎预防措施主要有三个:血清学检查:早期在轻中度患者脑脊液中特异性 igm 抗体检出率高3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用乙脑灭活疫苗对儿童及非流行区迁入的成人进行接种,流行区儿童 6 个月到 12 个月时首次免疫 2 针,间隔1~2 周; 2 岁时加强免疫1针; ...[详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二备齐各种抢救药品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通畅以便及时供给药物。定期观察神志、血压、脉搏、皮肤色泽、温度等变化。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和液体,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护理措施][护理目标]遵医嘱吸氧 。发现体克早期症状者立即将病人置于平卧或抗休克体位,并采取保暖措施。有皮脸受损的危险病人保持生命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注量正常,表...[详细]

怎样自测和预防“乙脑”乙脑病儿分轻中重暴发型

乙脑病儿分轻、中、重、暴发型,轻的5~10天热退后症状渐渐消退;重的可留下后遗症,如失语,肢体瘫痪,舞蹈症,癫痫,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等;暴发型,体温急剧上升达41℃以上,迅速进入昏迷、惊厥,可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治疗后易留下后遗症中型病程为7~14天,较少留有后遗症预防的关键是消灭蚊虫孽生地,及时...[详细]

什么季节易发生流脑?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冬春

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冬春季人们多有室内活动,人们之间接触频繁密切,有利于流脑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冬春季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以及由于其他病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也是流脑容易感染的诱因 。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较多,2--4月达到发病高峰, 5月份迅速下降,6--10...[详细]

病毒性脑炎核磁共振图像分析经对症处理约一周后上述症

双侧脑室病变区做加强mri后不增强,支持变态反应性病变病毒性脑炎核磁共振图像分析远程传输医学影像资料是金卫医疗网络的功能之一下面介绍来自贵阳市的核磁共振图象,并经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学专家高培毅教授进行网上分析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1岁,2月前,于感冒之后突然出现了头昏、耳鸣、眩晕、呕吐,无意识障碍...[详细]

暴发型流脑的临床表现即使应用抗菌素

2.起病急骤、发展迅猛 一般脑膜炎球菌先侵入上呼吸道,1~2天后进入血循环,再1~2日侵入脑脊髓系统,而暴发性流脑发病几乎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短时间内即出现败血症或/和脑膜炎表现,很快进入重症期,危及生命1.易感人群年龄无定 暴发性流脑多见于儿童一般认为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为流脑的最易感人群,年...[详细]

如何护理得了流脑的孩子?重者由医务人员静脉输液或鼻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出血点和淤斑发生感染和坏死破溃时可以涂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用纱布敷盖保护伤面小儿确诊为流脑后,要进行呼吸道隔离,从发病起不得少于7天,在此期间不要与健康人接触,护理与探视病儿均要戴口罩病儿居住的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病人要卧床休息,恢复期也不应过早、过多的活动病儿的饮食及营养的...[详细]

正确区分流脑与感冒流脑的全称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据介绍,流脑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由于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只有当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时才可能发病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疾控专家提醒,要正确区分“流脑”与“感冒”,做好对症治疗流脑的全称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15...[详细]

防治婴儿“流脑”婴儿发病时常没有上述的典型症状

为了避免婴儿患流脑,家长应积极进行预防。在流行季节不要带婴儿到公共场所。如果接触了患病的孩子,应立即口服磺胺嘧啶或复方新诺明,并服用利福平加以控制。流脑是典型症状是突然高烧、头痛、呕吐、皮下有瘀血点,并有劲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婴儿发病时常没有上述的典型症状,诊断时应注意:流脑的发病始于冬末,3-5月...[详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其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90%集中在七、八、九个月。病人中以儿童居多,发病急骤,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症状。病情凶险多变,重型患者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也较高。必须及早作腰椎穿刺...[详细]

理智对待乙脑

前日,省卫生厅向新闻界通报了我省各地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披露了报告病例以及死亡病例的详细数字等,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  经历了非典惊魂,一些人可能要谈疫色变。其实大可不必。专家告诉我们,乙脑虽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但它不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我省往年也有病例发生。与不期...[详细]

乙脑的表现与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t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潜伏期4~21天,一...[详细]

流行性乙型脑炎会产生什么影响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尤其多发于7、8、9月,主要经蚊虫传染。  许多动物如家禽、家畜及野鸟均可携带乙脑病毒,当蚊虫叮咬这些动物后,蚊虫的血中也携带有乙型脑炎病毒。蚊虫叮咬儿童后,就会把这种病毒传给儿童。如果儿童抵抗力强,可把...[详细]

    2082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