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又“卷土重来”了!
近期,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来看,被百日咳感染的患者数量成上升趋势,甚至进入了乙类传染性疾病的前五名,高达人。
和去年同期(年2月)的患病人数人相比,竟翻了约31倍!
那么,百日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明明孩子一出生就接种了含有百日咳的“百白破疫苗”,百日咳还会再次高发呢?
百日咳——熟悉又陌生的杀手很多老一辈的人可能对百日咳比较熟悉一些,年轻的父母们对这病则比较陌生。因为这个病在近几十年基本已经不多见了。
在过去,百日咳是一个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年发病率在-/10万。
不过从60年代,我们国家开始给新生儿接种百日咳疫苗起,百日咳就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到6年-年,百日咳的年均报告发病率已降至0.2/10万。
但近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再次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不论我们国家,世界各国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因此国际上将其称为:“百日咳再现”。
百日咳是一种因感染百日咳鲍特菌,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我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细菌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孩子感染百日咳的7~10日内,会出现和普通感冒十分相似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发烧、鼻塞、咳嗽等。
但与能自愈的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患有百日咳的孩子会在随后的一到两周内,出现恶化的情况,如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呕吐等。
虽然百日咳引起死亡的概率并不高,但对于孩子们来说,百日咳所引起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仍旧十分危险。尤其对于3个月以下的孩子来说,出现这种危险的概率会更高。
例如,这种咳嗽会在晚上咳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一直到咳出粘痰,才会有短暂的“安宁”。这也会导致孩子因睡眠不足,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并且,由于咳嗽会在吐出粘痰后,才会停止,因此,倘若孩子无法顺畅地吐出粘痰,就很有可能因粘痰堵塞气道,引发窒息!
同时,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还有可能导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的情况的出现,甚至是引起颅内出血!
不仅如此,由于百日咳所引起的咳嗽可能会持续3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不但让孩子饱受折磨,还可能导致孩子继发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感染或合并肺炎的可能增加,或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气肿、气胸、纵隔气肿、肺动脉高压、百日咳脑病等。
其中,肺动脉高压有可能导致孩子猝死,而百日咳脑病则可能导致偏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孩子患上百日咳,原因可能就是“你”!和其他乙类传染病一样,百日咳也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
但与过去总是儿童传染儿童的模式不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孩子身边所能接触到的其他成人和青少年等人群,开始逐渐成为导致孩子患上百日咳的“罪魁祸首”。
有数据显示,有76%~83%的患有百日咳的孩子,是被他们的家庭成员传染的,其中,因父母的原因导致孩子的患病的概率就高达55%。
为什么父母和孩子都接种过疫苗,却还是能出现大人传染孩子的情况呢?这是由于一方面,疫苗并不是%有效的,根据个体情况的差异如是否患有免疫性疾病、是否对疫苗产生应答等,都有可能影响疫苗的效力,如降低保护力等。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原因,那就是无论是曾经感染过,还是接种疫苗这两种方式,所产生的免疫力,都无法产生终生的保护力!
有研究表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在接种疫苗后的6~12年后,疫苗的保护率会下降50%;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则会在4~5年内,保护率就下降至50%左右。
这也就是说,很多家长在成年之后,体内很可能已经不存在针对百日咳鲍特菌的抗体了,这就会导致他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十分容易被百日咳感染。
再加上,孩子感染后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很多成人在感染百日咳后,只会出现2~3周的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的情况,因此,很多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感染了百日咳!
倘若不知道自己已患病的家长,接触到了抗体不足或还未接种疫苗的孩子,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患病!从而实现,由家长传染给孩子的传染路径。
所以,想要减少孩子染病的概率,家长们还得保护好自己才行!
可能会有家长认为,既然自己的抗体不足,那么再去补打一针疫苗,是不是就能有效杜绝自己染病的概率,从而减少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的概率?
很遗憾,并不能!
我国目前并没有7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的减量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这也就是说家长们只能通过日常勤洗手、勤通风等方式,来减少自己患和传染孩子的可能了。
出现这些情况,医院!1.孩子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越来越严重时;
2.孩子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后,出现呕吐,或是呼吸时发出音似“whoop”的情况时;
3.孩子在夜间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比白天更严重时;
4.当孩子没有慢性咳嗽病史,却出现了咳嗽长久不愈的情况时;
5.孩子和家庭成员一起出现了咳嗽的情况,并且持续1周时;
6.当孩子年龄较小如新生儿或6个月以下,出现咳嗽不出声、面色发红或发青、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的情况时。
虽然百日咳的致死率并不高,但无论孩子是出现了以上哪种情况,家长们都一定医院就诊,以免病情恶化!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们也一定遵医嘱,给孩子进行抗生素治疗。
同时,家长还需要在晚上对孩子多进行看护,并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孩子在咳嗽时,无法及时将痰液咳出。
总而言之,家长们一定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方针,在孩子患病时,多加留意孩子的情况,杜绝意外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除了及时带着适龄的孩子按时按次接种疫苗外,也要勤洗手、勤通风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