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疾病症状
治疗措施
预防办法
用药指南
保健方案

出事了,给孩子打疫苗要注意

  打疫苗本来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可是10月21日,万女士九个医院打完疫苗回家后,竟高烧昏迷,将家人都吓了一跳!   当天晚上七点半,记者在武汉医院儿科急救室门外看到,万女士的家人正在焦急地等待治疗结果。   据万女士介绍,她的女儿倩医院打了乙脑疫苗,可是回家后不久就出现了高烧反应,到了下午三点,甚...[详细]

生活百科nbsp掌握这些小常识,让

夏天,很多妈妈都咨询我关于夏季照顾宝宝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特此整理出来,希望能给更多的家长朋友们解疑答惑。直面五大问题,让宝宝轻松过夏天!一、天气热了,给宝宝穿多少衣服合适呢?很多家长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永远觉得宝宝会比大人怕冷,于是总是给宝宝多穿一层衣服。夏天到了,午后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0℃以上,可是...[详细]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寨卡病毒Zika

当地时间1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兹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在警告中,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正式承认,在巴西传播的寨卡病毒(Zikavirus)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并建议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据悉,今年已经在9个国家发现了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分别是巴西、智利的复活节岛、哥伦比亚、...[详细]

去趟农家乐nbsp9月男婴患乙脑

由于家长粗心大意,忘了给孩子按时接种乙脑疫苗,结果9个月大的男婴军军(化名)被蚊虫叮咬后患上了乙脑。昨天,军军的母亲为此懊恼不已。专家提醒家长,7至9月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发期,预防该病一定要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并注意灭蚊。   去趟农家乐患乙脑   周女士一家来到市内一家农家乐度假。度假期间,儿子军...[详细]

马上直播儿童常见传染病的诊治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儿童临床重要常见传染病临床重点传染病有手足口病、猩红热、麻疹和水痘,散发性传染病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染性腹泻、流行性乙型脑炎忽然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有哪些?如何早期识别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猩红热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水痘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麻疹如何进行预防...[详细]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容易混淆的120个知识点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星恒唐山王老师”,再点击“   ·弥漫性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盂肾炎——脓尿。   ·慢性弥漫性硬化性肾炎——多尿,夜尿,低比重尿。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少尿,水肿,高血压。   62.(对比记忆)   ·急性肾炎——肾脏肿大,被...[详细]

临床考试120个易混知识点汇总

脑筋急转弯:小明有四个姐姐,每一个姐姐都有一个弟弟,请问他家有多少孩子?答案在文章最后面。1.(对比记忆)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负后电位。...[详细]

祖国胜利期待下一个胜利你的医考

医考考前必背:病理学33个考点(全部完成)(凡转载考生可获取病理学考前必练预测题)53.消化性溃疡:(1)病理变化:①肉眼:多位于胃小弯侧,越靠近幽门越多见,尤其多见于胃窦部。②镜下改变:由内向外分为四层:最表面为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其下为一层坏死组织,再下层为肉芽组织层,最下层为肉...[详细]

考前对比记忆

1.(对比记忆)·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负后电位。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阈电位。2.(对比记忆)·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除极相的产生与Na+通道...[详细]

临床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91.患者,男,35岁。慢性肾炎病史15年,最近突感乏力、恶心呕吐,常有腿抽筋、皮肤瘙痒,急诊检查肾功能示:BUN30.5mmol/L,Crmmol/L,血钾6.8mmol/L,血钠mmol/L,血氯mmol/L,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A.限制钾的摄入B.使用大剂量利尿剂C.急诊血液透析D.采取止吐等对...[详细]

每日一练临床助理医师第二单元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类型是属于A.渗出性炎B.变质性炎C.增生性炎D.出血性炎E.肉芽肿性炎12.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A.大肠壁和肝脏B.肠系膜静脉C.门静脉D.肺和肠E.肝和脾13.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患者较年轻B.多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史C.起病急骤D.多有脑膜刺激征E.可...[详细]

知识汇夏秋季节交替,宝宝易患哪些病,你

  夏秋季节交替,天气多变,是很多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宝宝很容易就会生病,家长应予以重视,要积极进行预防。今天,小咔噗就给大家介绍下夏秋季节交替常见病,如何预防?如何增强宝宝抵抗力?   夏秋季节交替,有哪些气候特点呢?给宝宝穿衣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夏秋季节交替的气候特点   1、昼夜...[详细]

春末夏初小儿疾病的预防

春末夏初季节,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各种细菌、病毒在自然界中大量生长活跃,而此时小儿难以适应气温环境的变化,饮食量和睡眠时间往往减少,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身体抗病能力减弱,极易引起肠道、呼吸道等传染性疾病。1.预防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发病随气温升高而增多。主要是吃不洁...[详细]

元宝区疾控与保健中心预防秋季传染病,

秋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气温变化大,夏季和冬季传染病都有可能发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给大家简单的普及一下秋季常见的肠...[详细]

医博百科宝宝的多事之秋

  今年华夏大地的夏天格外炎热,大人小孩历经酷暑的煎熬,眼看着就能享受到令人向往的秋爽,不少年轻爸爸妈妈在积极筹划着秋天的旅行。然而,这为众人所神往的季节,有另一个名字——“多事之秋”。   夏秋季节交替,忽冷忽热,气温不恒定,早晚温差大。孩子们的各系统发育均尚未完善,免疫能力较差,加之夏日作息习...[详细]

扩散暴雨带来的不仅有洪水,还有传染病

近期,我国南方普降大暴雨,长江、内湖、河流水位猛长,部分农田、村庄受涝。相比于洪灾造成直接的伤痛让人铭刻于心,而灾后一些疾病的流行,特别是某些传染病,往往被人所忽视。洪水容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皮肤病。消化系统传染病甲肝甲肝是甲肝病...[详细]

夏季,小心蚊虫叮咬出乙脑

家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的1岁女婴张灵灵,发热2天还出现手脚抽搐,一直找不到病因。医院后,竟发现张灵灵是被蚊虫叮咬,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7月2日,经过多天救治,张灵灵医院医院(原解放军第95医院)顺利脱险。案例三天前,张灵灵凌晨2点出现发烧,在当地诊所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体温降至正常。当天下午...[详细]

有关防疫针的一些介绍,妈妈们都在看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用母乳喂养者,奶汁中还含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婴儿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免疫逐渐消退,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一些传染病的传染。为...[详细]

特别关注疫苗之殇我是妈妈,我对非

近日,关于孩子注射疫苗的新闻在朋友圈炸翻了天,这几天让全国妈妈们无比痛心的山东非法疫苗案有了最新进展,3月19日晚,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涉案的上线及下线名单,线索涉及的24省市分别是: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详细]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疫苗知多少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是什么?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就是“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五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详细]

    1863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